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耳机导购 > 耳机的线(耳机的线控按键在哪)

耳机的线(耳机的线控按键在哪)

时间:2023-09-06 14:04:23  来源:http://www.baidu.com/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耳机的线(耳机的线控按键在哪)

老铁们好啊,今天小编给各位耳机爱好者们介绍一些关于耳机的资讯如耳机新品上市信息、耳机评测、蓝牙耳机、耳机技巧等内容

挂脖耳机(挂脖耳机哪个牌子的好)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耳机vivo(vivo耳机下载)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耳机vivo(vivo耳机下载)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耳机vivo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最近两年市面上的 TWS( 真无线蓝牙 ) 耳机,大部分热门产品,是作为手机厂商生态配件的角色出现的。

倒不是说独立的 TWS 耳机品牌没排面,而是在相同价位下,买和手机同品牌的 TWS 耳机,显然要更讨喜些。

说白了,买它们的目的,就是图它们在同平台生态下的操作体验,以及打开耳机盖直连的小动画嘛。

趁着这会儿大家刚拿完压岁钱,托尼就来和大家好好盘盘,哪些手机品牌推出的 TWS 是来凑数的,哪些是真的值得买。

这次托尼找来了 8 个手机品牌的 TWS 耳机,将从主观舒适度、降噪、频响曲线、主观听感、交互界面、售价等几个维度,来评价它们的产品力。

老规矩,先来介绍一下本次的参赛选手,它们分别是——

华为 FreeBuds Pro 2

OPPO Enco X2

苹果 AirPods Pro Gen 2

索尼 WF-1000XM4

vivo TWS 3 Pro

一加 Buds Pro / Buds Pro 2

小米 Buds 4 Pro

这次为了拉出每个耳机的频响曲线,托尼还和小伙伴一起,花功夫搭了一个耳机测试平台。

这么说吧,要是频响不正,多半是出不了好的声音的。

我们拿来了相对符合大众听觉口味的哈曼曲线作为参考,来看看每款耳机在低、中、高频上的调校取向。

主要看绿色这条入耳式耳机的参考线 ▼

20Hz 到 100Hz 为极低频到低频

100Hz 到 1000Hz 区间为低频到中频

1000Hz 到 10000Hz 为中频到高频

没想到测过之后,还真有惊喜,文章较长,大家可以滑倒自己感兴趣的耳机进行阅读。

>/ 华为 FreeBuds Pro 2

第一上手的,是华为家的 FreeBuds Pro 2 。

老实说,FreeBuds 一代刚出的时候,托尼就觉得这款耳机在材质和视觉观感上,是有高级感的。

二代在整体上延续了一代的设计,耳机盒表面的哑光磨砂处理,依然不容易留下指纹,背后的 HUAWEI 金属 Logo 下,放上了帝瓦雷的联名标。

在使用无线充电的时候,必须把这个金属标朝上才能冲进电,有那么点点的反直觉。

佩戴上,FreeBuds Pro 2 的发声腔体较大,能很好的卡在下耳廓的位置上,稳固性上不用担心不牢。

耳机整体的轻盈度,相比 AirPods Pro 会稍差一些,戴久了之后,耳廓周围一圈能感觉到轻微的酸胀感。

声音的频响曲线方面,FreeBuds Pro 2 的左右耳( 绿线为左耳、红线为右耳 )差别不大。

对比哈曼曲线我们可以发现,这款耳机在前半部分中低频有明显的隆起,后半高频的部分,有一定程度的拉高。

托尼主观听下来,也确实感觉出 FreeBuds Pro 2 的低频下潜到位,在高音和女声上处理鲜明。

降噪方面,FreeBuds Pro 2 官方宣称 47dB 的降噪深度,体验还是挺不错的,在开启了智慧动态降噪后,场景切换的时候基本不用主动操心。

互联交互上,华为设备间的连接速度很快,弹窗动画的精致度很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手机没办法通过蓝牙界面的设置入口,来控制 FreeBuds Pro 2 的所有功能。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使用音效风格、空间音频等功能,需要先进入智慧生活 App 里先设置好卡片,才能开启 FreeBuds Pro 2 全部功能。

合理,但感觉流程上可以再简化下。

官网售价:1299元

平台最低价:1000 元上下
托尼推荐指数:★★★★( 五星满分 )

>/ OPPO Enco X2

第二个登场的,是去年一整年在差评内部受到好评最多的耳机——OPPO Enco X2 。

外观上,Enco X2 改掉了一代在耳机盒周围环上一圈的金属边框设计,整体更为凝练简洁。

光面的耳机盒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还是难免会生出不少细碎的小划痕,托尼手上这款放在兜里磨的已经有些战损成色了,后悔没一买来就给它戴个壳。

无线充电和 FreeBuds Pro 2 存在一样的问题,需要 Logo 向上。

佩戴舒适度方面,Enco X2 的发声腔体不大,所以侵入耳道会更深一些,如果平时不习惯戴耳塞,可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不过好在耳机重量较轻,长时间佩戴的不适感没有很明显。

以音质为主打卖点的 Enco X 系列,在这一代继续和老牌声学厂商丹拿合作,并辅以日本国宝级音乐家久石让的调音,让声音的层次更为丰富。

Enco X2 的低、中、高频声音曲线相对均衡,中低频解析力到位,比较适合用来听欣赏器乐或轻音乐。

久石让的大师调音,不会特别侧重某个频段的声音感受,更注重三频的平衡感,就像是一杯好茶,初入口寡而无味,越品越浓郁清芬。

当然,不少朋友还是会喜欢一代 Enco X 的调音口味,OPPO 在固件更新中把它加了进来,支持调音切换。

主动降噪这块,Enco X2 标定 45dB 的降噪深度基本够用,对周围人声的屏蔽做的不错,适合办公使用。

交互和生态适用性上,Enco X2 的覆盖面还蛮广的。

只要你用的是 OPPO、一加以及 realme 手机,都可以触发连接动画和内嵌系统的设置界面,不用进 App 操作。

而弹窗动画的主题能换这点,我也挺喜欢的。

Enco X2 分为有线充版和无线充版,价差在 100 元左右,没有无线充电需求的小伙伴,买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官网售价:999元(无线充版)899元 (有线充版)

平台最低价:500-600元(无线充版)600-700元(有线充版)

托尼推荐指数: ★★★★☆( 五星满分 )

>/ 苹果 AirPods Pro Gen 2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 TWS 界的老大哥 AirPods Pro。

隔了三年啊,苹果终于在去年下半年发布了第二代的 AirPods Pro,如此长寿的产品周期,也从侧面印证了苹果这款产品有多成功。

二代和一代的主要差别,托尼觉得是集中在了耳机盒上,苹果给二代 AirPods Pro 增加了一个底部的扬声器以及侧面的挂绳孔。

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些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的味道。。。

佩戴舒适度上,AirPods Pro 一直以来都是业界顶尖,没有之一。

不管是腔体的尺寸、耳廓的压力还是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二代都继承了一代的高水平,托尼闭眼戴的情况下,分辨不出一二代。

音质方面,二代 AirPods Pro 增强了中低频,在播放同一首歌时,一耳朵就能听出区别,听感提升显著,解析力和空间感双双在线,声音足够饱满。

但多听几首歌之后托尼发现,AirPods Pro 还是没有摆脱白开水音质的底色,在风格强烈的曲风下,乐器分离度不够,有糊在一起的情况。

降噪方面,苹果官方的说法是,AirPod Pro 2 代的主动降噪效果,是一代的两倍。

托尼和同事们实际听下来,二代在开启主动降噪之后,有那么点物理静音耳塞的效果了,对耳压的控制,比一代的处理也要更轻柔些。

如果你是 iPhone 用户,那毫无疑问,同一生态的 AirPod Pro 是应该最先考虑购买的 TWS 耳机。

不过要是你已经有了一代 AirPod Pro ,用着也没什么问题,那托尼觉得升级二代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官网售价:1899元

平台最低价:1500-1600元

托尼推荐指数: ★★★★( 五星满分 )

>/ 索尼 WF-1000XM4

严格意义上来说,索尼的 TWS 耳机并不能算是手机产品的配件,他们家的耳机产线可比手机要赚钱多了。( bushi

作为降噪豆的鼻祖,WF-1000XM 的系列在 TWS 圈内一直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到了这一代,索尼在设计上更是大胆的打破常规,来了一个不破不立。

WF-1000XM4 的耳机的腔体对比前两代的产品,变圆润的同时,也变大了。

这样颠覆前代的设计在佩戴舒适度上并没有多少改善,对于托尼这样耳朵偏小的人来说,使用

WF-1000XM4,就是一个把耳廓撑大的过程。

听不了多久歌,耳廓周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感。

音质一直以来都是索尼降噪豆的强项,特别是在开启了 LDAC 之后,配合 Hi-Res 小金标认证的音源,信仰拉满。

WF-1000XM4 默认调音的三频曲线偏向中低频,有些过分的量大管饱,高频的解析力则有些偏弱。

好在索尼在自家的 Headphones App 中,提供了不少的 EQ 调音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听歌偏向来做调整。

降噪方面,WF-1000XM4 在托尼心里依然能排到第一第二的位置。

教科书般的低频过滤和耳压处理,配合上对于人声等高频噪音的隔绝,让 WF-1000XM4 在不同环境下都有不错的降噪表现。

和手机端的交互这块,就要重点批评了。

WF-1000XM4 上没有配对按键,你需要将耳机先戴在耳朵上,然后双手长按左右耳机的触控区域,才能进入配对模式。

而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台索尼手机,WF-1000XM4 连在上面也不会有任何的开盒专属动画、任务栏设置等 “ 特权 ”,它对所有设备都一视同仁。

和其他品牌的手机一样,有且只有下载 Headphones,才能进入设置页面。

官网售价:1299 元

平台最低价:900 元上下

托尼推荐指数: ★★★★( 五星满分 )

>/ vivo TWS 3 Pro

蓝厂的 TWS 耳机,是唯一名字里带 TWS 的。

这款耳机的外观算是低调那一挂的,类镜面烤漆的表面质感配合深色的蓝,拿在手上的感觉是不差的。

耳机本体的短耳柄和小腔体设计,让这款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和 AirPods Pro 很像,不挤压耳廓,能缓解久戴的酸胀。

音质上,vivo TWS 3 Pro 左右耳三频的贴合度较高,但整体的调音偏于保守,有那么点想讨好所有耳朵,虽然整体声音素质不差,但听不出特色。

降噪方面,vivo TWS 3 Pro 对于低频噪音的过滤很干脆,但在遇到人声、风声、车辆胎噪等中高频噪音时,表现就要稍差一些了。

系统交互这块,vivo TWS 3 Pro 配合 Origin OS 还是很不错的,不但有可选的开盒动画。

像体温检测这样小功能也被集成在了耳机中,挺实用的。

唯一让托尼不太满意的地方,是 vivo TWS 3 Pro 在硬件上并不支持无线充电,对于 TWS 耳机中 “ 真无线 ” 三个字,诠释的不够彻底。

官网售价:958 元

平台最低价:700-800 元

托尼推荐指数: ★★★( 五星满分 )

>/ 一加 Buds Pro / Buds Pro 2

巧了不是,托尼刚测完一加 Buds Pro ,二代就出了,所以我就干脆把二代一起测了,分别聊一聊两代产品的体验和变化。

在外观设计上,一加 Buds Pro 两代产品都可以用精致来形容。

不同于其他耳机圆润的耳机盒,一加选择了硬朗的边线过渡,打开耳机盒子时的定位感更为明确。

相比一代,二代的一加 Buds Pro 在耳机盒上多了一个丹拿联名的 Logo,算是和老大哥 OPPO Enco X 系列,得到了一样的待遇。

除此之外,二代相比一代耳机本体的降噪麦克风的开口更大,主动降噪的程度也要更深,达到了 48 dB( 一代为40dB )。

虽说有丹拿的加持啊,但就三频的整体表现而言,一代和二代的曲线走向基本一致,对比之下,二代的改进,主要是在低频和中高频部分的增益。

变动不大,但能看出起伏来。

OnePlus Buds Pro 一代 ▼

OnePlus Buds Pro 二代 ▼

和 Enco X2 一样,一加这边也给了丹拿调音的选项,在听感上不能说差,但和老大哥还是有一定差距。

降噪方面,Buds Pro 二代的提升不仅仅是在降噪深度上,对于耳压的控制也有很大改善,有透气感。

值得一提的是,一代在通透模式下,放大环境噪音的问题,在二代产品中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声的辨识度也有所增强。

操作上,因为同属绿厂阵营,一加 Buds Pro和 Enco X 的体验基本一样,弹窗动画的主题也能共享。

比较可惜的是,Buds Pro 二代的空间音频功能,目前只有一加 11 可以开启,不知道之后会不会适配到其他一加手机上。

官网售价:799 元( 一代 )899 元( 二代 )

平台最低价:400-500 元( 一代 )800 元以上(二代)

托尼推荐指数: ★★★☆( 五星满分 )

>/ 小米 Buds 4 Pro

第三来说说大家诟病的比较多的小米 TWS。

平心而论,小米 Buds 4 Pro 的外观设计,托尼认为还是挺有水平的。

半亮面的盖子配合磨砂材质的盒身,有一种外星科技的即视感,相比其他厂商千篇一律的设计,一眼就能吸引我。

佩戴舒适度方面,Buds 4 Pro 的腔体略大,戴是戴的住,如果腔体的下半部分弧度能大一些,想来贴合度会更好。

可惜样子再好看,都没把法弥补这款耳机在音质上拉的大胯。

三频曲线拉出来看似是没什么问题,低频量足,高频也有起伏。

可实际上耳 Buds 4 Pro 的听感很不友好,低频散且轰头,声音分离度差,人声、乐器、伴奏糊在一起的情况很严重,听久了之后疲劳感很重。

简而言之,差评编辑部共同的意见是,它的音质是依托答辩。。。

不过好消息是,Buds 4 Pro 的小兄弟 Buds 4 在经过官方的恶调之后,现在已经改善到了能听的状态,托尼希望 Buds 4 Pro 也能尽快安排上。

降噪这块,小米的 48dB 主动降噪,在开启最高档位的情况下,会有明显的底噪问题,在更新 2.5.5.2 固件版本之后,这个问题有所改善。

在人行道上走路听音乐( 常规音量 )的场景下,开启 Buds 4 Pro 的智能降噪模式,依然能听到明显车辆开过的路噪以及胎噪。

操作上,MIUI 的系统逻辑没什么毛病好挑的,妙享中心的设备流转的交互很直接,体验下来,值得表扬一波金凡。

唉,整体还是可惜了。。。

官网售价:999 元

平台最低价:800 元左右

托尼推荐指数: ★★☆( 五星满分 )

>/ 小编综合认为:

看得出啊,各家手机厂商对于 TWS 产品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小米、vivo、一加,是把 TWS 当作了一款生态内的手机配件推出,耳机的体验好不好不那么重要,能留住用户捆绑自家生态才是关键。

而像华为、苹果、OPPO 和 索尼,则是先把 TWS 当做一款产品去设计、调校,然后再去考虑要不要配合生态,怎么呈现交互。

显然,后者的操作更注重耳机产品本身的素质,而不是单纯的功能性。

要是你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买和自己手机同品牌的 TWS 耳机,文章看到这里,我觉得大家心里都应该有数了。

耳机vivo

【CNMO评测】在前几天举办的vivo NEX 3上海发布会上,这款采用了瀑布屏的5G旗舰,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而在发布会的尾声,作为“One More Thing”出场的,是一款万众期待的产品“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音乐作为流淌在vivo血液中的基因,一直都被用户津津乐道。从将HiFi芯片放入智能手机的那一刻起,vivo就注定了将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聆听音乐的重要外设,耳机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私密设备。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蓝牙耳机成为了大众的宠儿。除了传统的耳机大厂,用户们其实也在盼望手机厂商们的大动作,而vivo这次一出手我们就知道它有点硬货。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作为官方配件,在软件和交互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优化。与同台发布的NEX 3搭配使用,更是能够发挥出120%的功能。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以下简称vivo TWS)在设计和配色上别出心裁,能够一下抓住你的眼睛。据vivo官方表示,vivo TWS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高档香水瓶。与传统的无线耳机不同,vivo TWS采用了渐变色的设计,自上而下有一种犹抱琵琶的高级感。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耳机盒内外采用了包裹式的设计,内部通过特殊的上色工艺呈现出了深蓝色的渐变层、而内部则通过真空电镀打造出了拥有镜面效果的宝石蓝色。因为材质的叠加、厚度的不同,所以vivo TWS的耳机盒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感和质感。圆润的机身弧度像一枚鹅卵石,盖子和机身颜色有明显的区别,下方vivo的字样十分低调。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充电盒背部是配对用的重置按钮、下方采用了USB Type-C接口,这里给vivo点个赞。同样的接口,意味着你出门只带一根手机充电线就齐活了,无形中减少了很多烦恼。有人说vivo TWS外观有点像AirPods,但是在我实际上手后才发现,vivo TWS要比AirPods更轻、更圆。当然这是优势还是劣势,都是个人的感觉了。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轻轻打开盖子,试了下磁吸的手感,轻重刚好。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没事开开关关,但是vivo TWS的上盖有一点过轻,可能会损失一些质感。打开盖子后耳机就静静地躺在盒子中了,磨砂+抛光蓝色材质拼接,给沉稳的耳机带来了几分活泼与动感。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很多人选择真无线耳机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获得“轻若无物”的佩戴体验。在这方面,vivo这次也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第一从耳机的三围来看,它的长度要比目前市面上同类型的耳机要短一些。重量方面vivo TWS单只仅为4.4g,拿在手里总觉得一阵风就要被吹走。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至于重要的耳廓部分,实在是众口难调。虽说大家生理结构都差不多,但是耳朵的形状真的是因人而异。为了让耳机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耳型,vivo的设计师们据悉参考了数万人的耳道形态、小编综合认为出典型耳道模型、再经过6轮上千名调研反复调整细节,最终实现了舒适通用的佩戴体验。

就小编自己而言,我是一个常年佩戴耳机的人,外耳廓明显要更大。佩戴vivo TWS的第一感觉就是“轻”。虽然会有一丝不那么紧密,但是在日常的使用中没有出现掉落的情况。由于耳机整体体积较小,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难受的情况。

初次连接十分简单,只需要在手机旁打开耳机盒盖,即可自动完成。如果需要重新配对,只要按住背部的按钮即可,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连接使用

在完成初次设置以后,以后想要使用只需在手机旁边打开盖子即可。每次连接手机上还会显示出耳机与充电盒的电量情况,时刻帮你确认出门是否心里有底。在连接稳定性方面,vivo联合高通首发 QCC 5126 蓝牙芯片,通过双路传输技术,每只耳机都可以单独接收和传输信号,不仅功耗更低,稳定性也更好。

对于一款无线蓝牙耳机来说,能否脱离手机进行简单的操作也是十分重要的。vivo TWS不仅支持点击播放/暂停音乐,还可以通过滑动调节音量。常用的手势操作只要简单学习下还是很容易上手的。唯一的的缺点可能是,由于耳机过于轻巧,在滑动调节音量时可能会出现耳机移位的情况。

vivo TWS采用了一个厚度只有3.6mm的14.2mm超大发声单元,音质方面还是很有保证的。再加上高清音质解码技术的加持,与vivo声学团队的专业调教,在同价位段的耳机中还是很有竞争力的。高音清亮,低音部分也十分有力,对于很多用户的需求来说已经足够了。不仅如此,vivo TWS还支持佩戴检测,能够在你摘下耳机时自动暂停播放,还是很智能贴心的。

前面我们说到,vivo TWS与NEX 3的搭配堪称完美。通过耳机,你可以随时呼唤出Jovi,帮助你处理各种信息以及操作。不仅如此,翻译模式更堪称是出国旅游利器。通过手机端和耳机的不同收音,将两种语言分别记录并翻译,实现专业交互翻译的效果。以后出国游只要带上vivo TWS和NEX 3看来就够了!

vivo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续航方面,vivo TWS单耳机最长4小时,与充电盒搭配最长24小时的续航。这样的续航时间,不管你是日常通勤使用、还是出差旅途上都不用担心了。作为一款售价999元的真无线蓝牙耳机,vivo TWS在外观上达到了标新立异、音质上动听够用、续航上足够长久、功能上丰富实用。如果与NEX 3搭配,相信你一定就再也离不开了。

OK,关于耳机vivo(vivo耳机下载)和耳机vivo(vivo耳机下载)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耳机插口(耳机插口转换接头),耳机插口(耳机插口转换接头)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耳机插口

前段时间,小雷退掉了早早预定了的Xperia 1 V手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对索尼手机拍照水平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小雷不认为这台手机值得9049元的售价,打算等过段时间看看有没有其他途径以更低的价格入手。但比起不买它的原因,我一开始选择买这款手机的原因其实更加简单:这是市面上为数不多还提供3.5mm耳机接口的旗舰手机。

图片来源:Sony

谁能想到,在2023年,耳机接口居然跟汽车的实体空调旋钮一样,成为了一个值得专门拿出来说的核心卖点。

为传递声音而生

尽管大家说到耳机孔,第一想到的就是3.5mm耳机接口,但和现在鸠占鹊巢的USB-C耳机接口一样,3.5mm在耳机接口领域也是「后来者」。抛开更古早的、没有统一接口的接线时代,现代意义的「耳机接口」其实源自老式电话的接线交换机。

就像电影《John Wick》中的那样,在手工接线时代,接线员需要不断将不同电话机的线缆转接,而频繁插拔的电话线需要一个简单且耐用的接口系统,这个接口系统就是现代「通讯端子」的前身。而到后来,这种操作简便、经久耐用且一开始就为了传输音频信号而设计的端口系统也自然而然地被应用到了后来的耳机等设备中。

图片来源:天龙

比如在现代高端、专业音频产品中常见6.3mm(四分之一英寸)耳机接口,其实就源自1887年所使用的第一代人工电话交换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6.3mm接口才是大家默认的「耳机接口」。

虽然说像在电吉他、晶体管等专业音频设备中,6.3mm也没有多占空间,但随着微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呈现出了小型化、移动化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5号电池的流行让电子产品真正脱离了电源线的束缚,移动电子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此刻,6.3mm耳机接口似乎就有点碍事了。于是在剪断电源线后,用户和品牌开始对耳机线动手了。

3.5mm具体发明于哪一年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查到的资料看,最早使用3.5mm的产品应该是索尼的Walkman播放器。没错,对3.5mm不离不弃的最终还是索尼——1979年,索尼推出了第一款Walkman——TPS-L2。

图片来源:Sony

作为第一款成功商业化的便携音乐播放器,TPS-L2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一款音乐播放器,而是成为了当时潮流文化的标志之一。再加上背后来自索尼的资源扶持,TPS-L2很快就成了当时个人音乐设备的「行业模板」,而3.5mm接口系统也随着TPS-L2的流行成为了当时个人音频领域最常用的接口。

但3.5mm就是耳机接口的终极解决方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2006年前后,手机出现了小型化的潮流,占用空间比3.5mm更小的2.5mm耳机接口开始被部分手机品牌「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2.5mm和高端音频产品中采用2.5mm平衡口并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接口看起来很像,但两者的端子定义方式存在区别。当时的2.5mm非平衡口耳机和3.5mm耳机在端子定义上完全一致,仅尺寸存在些许区别。不过由于主流耳机产品通常都只提供常规的3.5mm耳机接口,因此2.5mm非平衡口耳机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抛弃,3.5mm也就这样成为了耳机接口的代名词。

但很快,3.5mm耳机接口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强敌。

耳机接口的瘦身时代

在手机行业进入全面屏时代之前,厚度是手机品牌最常「卷」的一个领域。在厚度内卷最疯狂的时候,「最薄智能手机」这一纪录甚至可以在30分钟内被刷新。手机品牌为了控制手机厚度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但无论品牌如何努力,3.5mm耳机接口始终是手机品牌无法绕过的技术难题。

3.5mm接口指的是耳机插口的尺寸,那既然耳机插头已经要走了3.5mm,那容纳耳机插头的接口无论怎么说也要比3.5mm要厚,那容纳耳机接口的手机自然也要比3.5mm要厚,当时绝大多数的3.5mm耳机接口光是外径就来到了5mm。为了解决3.5mm耳机接口的厚度限制,有些品牌甚至不惜「复活」了当时已经被抛弃的2.5mm耳机接口,只为了偷空那微不足道的1mm。

在2014年,OPPO用OPPO R5给出了「3.5mm难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OPPO

刚刚说过,3.5mm耳机接口的外径通常为5mm,但这款发布于2014年的智能手机厚度却薄至4.85mm。而成为「空间魔法师」的秘诀也非常简单——一个Micro USB转3.5mm的转换器。

图片来源:雷科技

没错,OPPO R5并未配备3.5mm耳机接口,但却在手机包装内提供了一个USB接口转耳机接口的转换器。从反面来看,OPPO R5确实开创了充电不能用有线耳机听歌的时代,但从正面看,OPPO这一大胆的举措也确实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当时并不只有OPPO想到了用转换器来取代3.5mm耳机接口,但大多数品牌都因担心用户不满而暂时搁置。OPPO R5的出现很好地给其他手机品牌充当了反面教材,也暂时保住了3.5mm耳机接口的行业定位。随后也陆续有手机品牌想对耳机接口「动手」,比如乐视手机就率先采用了USB-C耳机接口。

但真正掀起「无耳机接口」运动的,还得是我们的老熟人Apple。

图片来源:iFixit

2016年,iPhone 7发布。尽管Apple在发布会后安排了不少歌曲表演,但iPhone 7作为第一款没有3.5mm接口的旗舰手机依旧受到了大量用户的指责。从拆解图上看,原本属于耳机接口的空间现在已经被更大的Taptic Engine线性振动单元和新增的气压计出口所替代。根据Apple的说法,这个新增的元件可以用来平衡手机内外大气压。

换句话说,iPhone 7是第一次有手机品牌不因为手机「厚度限制」而主动放弃耳机接口。作为「补偿」,Apple为用户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耳机解决方案:

第一,所有iPhone改配采用Lightning接口的EarPods有线耳机;第二用户在购买iPhone 7时,包装内也会随附一个Lightning转3.5mm的转换器,方便用户使用3.5mm耳机。当然了,你也可以花1288元的价格买一个AirPods,从而能「更优雅」地使用iPhone听音乐。

图片来源:Apple

但遗憾的是,iPhone和AirPods的热销为手机品牌去除3.5mm耳机结构提供了舆论「兜底」安全网,而无数山寨AirPods也为用户带来了廉价的TWS耳机。就像当年的TPS-L2一样,AirPods成为了新一代的流行文化标志,TWS耳机也逐渐成为主流。

而此时的3.5mm耳机,就成为了吃力不讨好的代表。

我们怀念的真的是耳机接口吗?

不少品牌会用手机防水性来为不提供3.5mm耳机接口的行为开脱。确实,不提供3.5mm耳机接口可以减少机身开孔,但索尼每年都在用Xperia证明有耳机孔也可以做防水,更不用说大多数手机根本就没通过IP67测试。

实际上,取消3.5mm耳机口更多的还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无论用户是否购买他们的TWS耳机,省略掉的开孔步骤和元件成本也能为手机降低一定的成本。另外耳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经常插拔的易损件,去掉耳机接口也可以一劳永逸地降低手机售后成本。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传统有线耳机产值在 400亿元左右,并且在持续萎缩,市场空间逐步被无线耳机所占据并引领耳机行业的成长,2018年无线耳机产值占比已过半达到60%,属于有线耳机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回。

图片来源:Shure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我们怎么怀念3.5mm耳机接口,有线耳机都不可能会再次成为手机的主流配置。在这个手机无孔化越来越激进的潮流下,未来的手机说不定连充电接口都不再提供。有线耳机的市场也不可能完全消失,高端耳机和低价耳机作为有线耳机市场的两个极端,依旧支撑着有线耳机仅剩的市场空间,为各自的用户群体发声。

只不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比起真实的使用需求,大家对有线耳机的怀念更多地也只是感叹一下「时间过得真快」,真正愿意购买、使用有线耳机的始终还是少数,这一代已经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的数据论证过了。再说了,公交、地铁、高铁上那些响彻车厢的短视频也一次次说明了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在意耳机还是扬声器的问题。

面对已经不可能回头的TWS浪潮,与其说我们怀念的是3.5mm有线耳机,倒不如说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手机品牌为了实现创意登峰造极,同时也不会用蹩脚的理由为PUA消费者的行为开脱的智能手机黄金年代罢了。

耳机插口

3.5mm耳机孔:淘汰了,但没有消失

时间飞逝,从iPhone 7发布那天算起来,取消3.5mm耳机孔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5年的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Type-C耳机已经全面普及,TWS无线耳机也进入了行业爆发期。花几十块钱的预算,基本上就能解决“听歌看剧”的需求。

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煤油灯消失了; 智能手机诞生之后,MP4迎来了末日;苹果推出AirPods蓝牙耳机之后,3.5mm耳机孔消失了。科技发展的趋势就像是时间的流动,无声而无息,却又无力抗拒。

在2021年,大多数人已经默认,手机没有3.5mm耳机孔,已经是一个合理的行为。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明Type-C耳机已经全面普及,却还是很多人在怀念3.5mm耳机孔。注意到这一点的不止我一个,比如今年3月发布的realme GT,就特意保留了3.5mm耳机孔,以此作为卖点。

3.5mm耳机孔虽然“淘汰”了,却始终没有真正“消失”过,就像是存在多年的顽疾,这是为什么?

最难改的是习惯

3.5mm耳机孔是一个“古老”的标准,至今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而Type-C接口作为耳机孔来使用,也才不过短短5年——而且主要是手机厂商在玩。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家里的音乐播放器、电视、电脑,发展速度和智能手机比起来是滞后的,绝大多数都在用3.5mm接口。在这些音频设备里,只有智能手机是唯一的例外,只有智能手机“脱离”了标准。

这才是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根本原因,耳机线不通用,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智能手机额外购买一个用来听歌的耳机。哪怕是用最廉价的转接口来解决,那也只是在自找麻烦。

还有一点,手机只有一个Type-C接口,意味着不能一边听歌一边充电,我自己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习惯在睡觉前听有声小说,当手机快没电的时候,我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停止取下耳机去充电,要么静静等待手机电量耗尽,并祈祷在自动关机前能睡着。

从用户体验来看,手机厂商取消3.5mm耳机孔,绝对是纯粹的负提升。

更高昂的使用成本

取消了3.5mm耳机孔,替代品无非只有两种:Type-C有线耳机,TWS无线蓝牙耳机。不管是哪一种,都必然导致更高昂的使用成本。

3.5mm耳机孔传输的是模拟信号,“音质”靠的是手机内置的DAC解码芯片。而Type-C接口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本身没有“音质”可言,靠的都是外接设备的音频解码能力。

也就是说,Type-C耳机不仅要做好频响曲线,还要内置DAC解码芯片,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价格太高端也不一定有人愿意买,手机厂商反而把锅都甩了出去,不用追求HIFI级解码,乐得清闲。至于那些几十元一条的低端Type-C耳机,音质真的只能用“听个响”来形容。

Type-C耳机不划算,那TWS无线蓝牙耳机又如何呢?电量焦虑就不多说了,和有线耳机比续航是在耍流氓,我只说三个痛点。

第一,市面上除了AirPods以外,绝大多数中低端蓝牙耳机都做不到低延迟,音画不同步是老大难问题,用来听歌还算凑合。如果想要完美、均衡、有亮点的蓝牙耳机,比如索尼降噪豆,那得至少准备上千元的预算;

第二,蓝牙耳机内置的电池是有寿命的,一般用2年不到就得更换。而有线耳机的使用寿命非常久,十年前的老耳机都能用,甚至“越老越吃香”。

第三,蓝牙耳机作为超小型的无线数码产品,实在太容易弄丢了。这一年来我买了3次蓝牙耳机,每次都是因为其中一个单耳不见了,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的?

小编综合认为:我们为什么怀念3.5mm耳机孔

没有人会希望回到用按键功能机的年代,因为没必要。砍掉3.5mm耳机孔这个行为并没有对痛点进行改进,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痛苦。我们之所以怀念3.5mm耳机孔,是因为对现状感到不满。

我承认科技始终是会进步的,无线耳机是大势所趋,但是我想反问3个问题。

1,在现阶段增加一个3.5mm耳机孔,会影响蓝牙5.0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无线耳机的使用体验吗?

2,苹果取消了3.5mm耳机孔是为了IP68防尘防水,为了把机身做轻薄。但是连IP53都不支持的安卓千元机,取消3.5mm耳机孔是为了什么?

3,手机厂商能给出和AirPods同等级别的无线耳机解决方案吗?如果不能,为什么要不惜降低用户使用体验,也要砍掉3.5mm耳机孔?

我认为这3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向苹果学习,变相创造“刚需”,让旗下的蓝牙耳机业务卖得更好。

我毫不怀疑,如果能开拓一个新的市场,智能手机迟早会连充电口也砍掉,推广更昂贵、更不兼容的无线充电+无线数据传输方案——苹果似乎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比如iPhone 12上的MagSafe。

关于耳机插口(耳机插口转换接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家好,关于便宜耳机(麦克风好的便宜耳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便宜耳机(麦克风好的便宜耳机)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便宜耳机

耳机是个“玄学”。在数码咖眼里,好耳机要“三频分离”、“低音下潜”、“高频顺滑”、“齿音明显”、“低频有弹性”……

但小编这次不管什么高音、低音、空气感、分离度,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评价和推荐。让你低预算也能享受高音质,其实指标很简单,就3个:外观(好看)、音质(好听)、佩戴(舒服)!

图源慢慢买

开门见山推荐如下,错过拍大腿的那种,会超乎你们的想象~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完奥。

第一款:HIK S1有线耳机式

它的性价比不是一般高,音质效果非常好,音频和中高低音都很准,佩戴上也很舒适。重量很轻,还赠送不同型号的耳塞可以随时替换,耳机的保护套是硅胶的,不伤耳朵,戴着舒服。可接受频响范围为4000kHZ满足大部分音域要求。

第二款:森海塞尔(Sennheiser) CX 80S

森海塞尔CX80S这款耳机整体质量较轻,所以在佩戴感上,并不会为耳朵带来太过沉重的负担,耳塞的体积也比较小巧,硅胶材质亲肤柔软,整体贴合耳道,整体体验还是比较舒适安逸的。它采用的是动圈驱动,频响17-20000Hz,声压119dB,在百元耳机中这类参数算的上佼佼者了。

而且小编看了价格走势,这款耳机价格算是平稳型,但现在某东官方旗舰店有品牌闪购的活动,只需149元,是历史最低价,真是可以很放心闭眼入咯~

图源慢慢买

第三款:AKG 爱科技 K374 U

AKG不愧是专业耳机品牌,这款属于经典入耳款!音质清澈,hifi音质,增强型低音。人体工学的舒适佩戴体验,小巧一键式线控内置麦克风,附件配有耳机便携盒与三种不同型号的耳塞,耳机三色可选,充分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

第四款:索尼(SONY) MDR-XB55AP

这款耳机耳帽是硅胶的材质,入耳非常软。内部还带有防尘滤网,这样清洁起来更方便。耳机线选用的是耐用结实的线材,有效抗干扰,增加耳机的使用寿命。音质上,低音震撼,高音清晰,是一款重低音立体声通话耳机。

第五款:JBL T180A

颜色的选择上,非常的多样化。有5种颜色供自由选择,每一种颜色都很漂亮。语音通话很清晰,降噪效果也很出色。音质方面也是不错的,低音强劲有力,高音清晰鲜明,现场感很好。耳机线还采用了防缠结扁平线缆,有效解决线材缠绕的困扰。

第六款:JBL 量子风暴Q50

JBL的这一款量子风暴Q50耳机采取红黑搭配的色调,给人比较神秘轻奢的视觉冲击,音质细腻把控性较强,8.6㎜铷磁动圈是一种高韧性的发声动圈,能让音质极富表现力,耳机还携带了JBL品牌独有的双重悬锁功能,细节拿捏的想当不错。

第七款:SoundMAGIC 声美E11C

SoundMAGIC 的这款E11C有线耳机从外观上看金属感比较强,线材方面采用了不常见的单晶铜镀银线,好线材除了质量好还能加强数据传输能力,所以这款耳机的音质真的可以拿的出手,再和专业级调音磁动圈强强联合,耳机的音效想不好都难。

第八款:铁三角 CK350iS

这款耳机的做工和用料是很足的,金属质感比较明显,是一种类似金属的塑料,同时减少了耳机的重量。三频分布不错,低频量适中,高频很均衡,佩戴上贴合度也不错,且有一定隔音效果,长时间佩戴的话耳朵也不会有不适感。

以上就是更具性价比耳机的全部推荐咯,希望对你的购买选择有帮助作用,第三提醒大家网购一定选择京东、官方旗舰店、天猫等有保障的专业平台。

第三,提醒大家记得用比价软件查看价格趋势后入手,对于需要购买的商品看到其价格波动,就能做到轻松省钱咯~

图源慢慢买

便宜耳机

前言:说起蓝牙耳机,相信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都离不开它,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能带来更多的方便。蓝牙耳机可以免去了有线耳机的繁琐和羁绊,哪怕在最忙的时候,也能戴着它畅享音乐之美。

目前市场上蓝牙耳机款式也是五花八门,对于想要入手的朋友们,很容易造成选择疲劳。而蓝牙耳机以音质区分又分为入耳式、骨传导、空气传导等,以佩戴方式区分又分为挂脖式、头戴式、耳塞式、挂耳式等。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来选择,只有对比清楚后再入手,才能买到称心好用的蓝牙耳机款式。

戴着耳机聆听音乐之美

那么目前市场上有没有售价便宜,配置较好、音质好的蓝牙耳机存在呢?答案是有的!就比如iKF 蓝牙耳机,这个品牌便是以高配置好音质、售价便宜等特点为主打,只为满足想要好用耳机,同时资金预算不多的消费者们。接下来笔者将推荐5款值得选择的耳机,每款价格都不算贵,而且配置都不低,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iKF蓝牙耳机

第一款:iKF T1头戴式蓝牙耳机

iKF T1头戴式蓝牙耳机搭配了40mm的大动圈喇叭单元,可以带来声临其境的声音效果,更有震撼的低频表现。支持ENC降噪语音通话,立体声清晰语言通话无惧干扰。而且耳机充满电可带来50小时的超长待机续航,还支持快速充电。搭配了蓝牙5.3,不仅连接稳定,游戏延迟更是低至0.038秒。耳机机身采用上等材质,佩戴舒适不夹耳,包容性好,容积宽阔,久戴也不累。而且机身还采用轻松折叠收纳,收缩即可折叠,还可悬挂,完全不占空间。

iKF T1头戴式蓝牙耳机

推荐理由:这款iKF T1头戴式蓝牙耳机配置不算低,却拥有极其便宜的售价,所以非常适合低预算的消费者选择。而且它还有非常时尚前沿的外观设计,也能凸显佩戴者不一样的气质,显得与众不同。耳机机身轻便,佩戴没有束缚感,很舒适。

iKF T1头戴式蓝牙耳机

第二款:iKF W2挂脖式蓝牙耳机

iKF W2挂脖式蓝牙耳机搭载了12mm专业级HiFi动圈喇叭单元,配合高分子复合振膜,可以极大地还原声音本质,所以它的音质表现很丰富饱满,细腻且通透。还有高清麦克风搭配ENC降噪技术,消除风噪,可以带来清晰通话的效果。蓝牙5.3芯片,不仅连接稳定,延迟也很低,玩游戏可低至0.038秒。机身采用三点定位设计,久戴也能舒适。耳机尾部还有金属质感磁吸,可以更方便收纳,不易缠绕打结。充满电即可续航30小时,而且支持嵌入式接口反充技术,可支持OTG功能的Yype-C接口设备,续航用电不用再担心。支持简易智能按键操作,使用更轻松。还有IPX4级防水,让你运动跑步都不用担心水浸的问题。

iKF W2挂脖式蓝牙耳机

推荐理由:这款iKF W2挂脖式蓝牙耳机不仅音质好,外观材质也是选用优质材料打造而成,摸起来手感较好。相比那些几十元的挂脖耳机,差别还是很大的,毕竟售价相差也近百元。如果想要体验更加畅快的运动音乐生活,那么这款挂脖式耳机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了。

iKF W2挂脖式蓝牙耳机

第三款:iKF Fly主动降噪ANC真无线蓝牙耳机

iKF Fly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搭载了10mm动态符合喇叭单元,可以带来更加细腻的聆听体验,整体音质通透自然,最大的还原HiFi音乐本质。还有ANC 30dB主动降噪功能,搭配麦克风和ENC通话降噪技术,再加上三挡模式的加持,既能安静的听歌,同时也能带来更清晰的通话体验。蓝牙5.3既稳定,延迟也低,玩游戏时可低至0.038秒。液态硅胶耳塞,佩戴更舒适。耳机充一次电,续航可达6小时,配合充电仓最长可达25小时。而且耳机外观设计新潮时尚,正符合年轻人的美学观念。

iKF Fly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推荐理由:这款iKF Fly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不仅采用了5挡降噪,而且音质也是非常不错。它还拥有潮流的外观设计,基本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美学观念。虽然作为一款百元耳机,却拥有更加强悍主动降噪功能,也能凸显它的别具一格。

iKF Fly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第四款:iKF Zeus空气传导蓝牙耳机

空气传导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是一种较新颖的蓝牙耳机款式。iKF Zeus空气传导蓝牙耳机采用了定向音频气传导技术加挂耳不入耳设计,让你沉浸音乐的同时随时随地感知外界声音,实时捕捉环境的变化,让你户外运动更安全可靠,也能酣畅淋漓地释放运动激情。搭配了16mm超大动圈,还有双边四麦加ENC降噪技术,不仅音质效果好,还能带来通话清晰的效果。360°开放式定向音频技术,音频无损入耳,也可有效抑制漏音。蓝牙5.3芯片,不仅连接稳定,游戏延迟也低至0.038秒。充满电耳机可续航12小时,配合充电仓可持续48小时。IPX5级防水,让你运动时也不用担心汗水和雨水的干扰。

iKF Zeus空气传导蓝牙耳机

推荐理由:对于喜欢骑行、跑步等运动的用户来说,这款iKF Zeus空气传导蓝牙耳机的确能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毕竟也是属于较新颖的耳机款式。这款耳机可以带来不错的音质和续航能力,非常适合户外运动时佩戴,也能让你在运动享受音乐的美妙。

iKF Zeus空气传导蓝牙耳机

第五款:iKF Odin骨传导耳机

这款iKF Odin骨传导耳机是真的强悍,不愧为跑步运动、户外运动爱好者首选。第一它搭配了创新圈环形高能效传声振子,立体音质层次分明。搭载了16mm大尺寸单元,发声效率提升50%,具有高灵敏度低损耗的特点,可以减少25%震感佩戴更舒适,小体积也更美观。360°封闭式定向音频,不仅音质好还能有效防止漏音。JF-Acoustics专业的调声技术,让低频浑厚饱满,中频细腻,高频通透,整体音质听起来很细腻自然。另外它还带有16GB内存,不带手机也一样畅听音乐。

iKF Odin骨传导耳机

iKF Odin骨传导耳机采用了ENC智能降噪技术,再加风噪处理技术,跑步运动一样通话清晰。耳机采用了上等硅胶材质打造,钛合金后挂,不仅佩戴稳固还很耐用。支持IP68级防水,再加上NTC电路保护,跑步、游泳等都不怕水浸。它的续航能力也很强,满电可持续14个小时,还有45°自动断电保护,双重电路保护,用户使用也能更加放心。蓝牙5.3不仅连接稳定,延迟也很低,玩游戏可低至0.038秒。操作也简单,按键设置合理好用。还有个性iKF APP,只需下载安装后,即可对耳机进行管理,可进行音质调节、查看电量、壁纸定义等个性化设置。

iKF Odin骨传导耳机

推荐理由:从配置来看,这款iKF Odin骨传导耳机甚至能和旗舰级别的款式相媲美了!但是从售价来看,它又是那么便宜,这样的售价真的很有吸引力。对于一位酷爱音乐的运动爱好者,同时又想要便宜好用的骨传导耳机,这款iKF Odin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iKF Odin骨传导耳机

说到第三:iKF旗下所有的蓝牙耳机款式均可通过其独有APP进行操控,以及查看参数和电量等,还能设置不同的音效模式,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音效需求。可以说在这一块iKF的确是用心了,毕竟专门开发一款APP来管理其耳机产品,也是会带来较高的成本。

各位读者大大们认为iKF蓝牙耳机怎么样呢?欢迎留言和笔者一起探讨,可以留下你的使用体验。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索尼耳机蓝牙(索尼耳机蓝牙怎么连接)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耳机的资讯如耳机新品上市信息、耳机评测、蓝牙耳机、耳机技巧等内容,希望大家都能用上好耳机p>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