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插入(耳机插到电脑上没有声音怎么办)老铁们好啊,今天小编给各位耳机爱好者们介绍一些关于耳机的资讯如耳机新品上市信息、耳机评测、蓝牙耳机、耳机技巧等内容 sony耳机(sony耳机蓝牙搜索不到) 其实索尼无线耳机(索尼无线耳机怎么连接手机)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索尼无线耳机(索尼无线耳机怎么连接手机),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索尼无线耳机(索尼无线耳机怎么连接手机)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索尼无线耳机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说起主动降噪的真无线耳机,索尼WF-1000X系列是绕不开的,在主动降噪技术上,该系列有能力媲美苹果Airpods Pro系列,而作为全球最资深的音响器材制造商之一的索尼,在音质上总是能被寄予极高的期望,但是WF-1000XM4,我们评价不高,音质翻车了,最近多金读者送测了最新的WF-1000XM5,我们来看看它的表现。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将WF-1000XM5简称为1000XM5,而上一代则缩写为1000XM4。 软硬件设计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我们先了解价格,1000XM5国行售价为1999元人民币,但从包装到外形到做工,1000XM5都显得相对廉价,不看商标盲猜价格,估计能错得离谱。1000XM5的造型重新设计,电池盒体积缩小了15%左右,造型上和最常见的卵形有区别,但个性谈不上鲜明,壳体采用表面磨砂处理,手感较好,但不显档次,抗划表现应该不错。电池盒工艺水平过于一般,缝隙不是很均匀,电池盒盖甚至有点松垮感,捏一下甚至有嘎吱响,工匠精神全无。 1000XM5的耳机部分依然采用豆型基本型设计,但变化更大,造型完全重新设计,而重量由7.3克降至5.9克,减重约20%,体积则减少了约25%,毫无疑问,这毫无疑问会改善佩戴舒适度,这次还增配了SS号耳套,改善小耳洞用户的佩戴稳定度。1000XM4的佩戴会有较明显的顶胀感,1000XM5则大大的缓解,而佩戴稳定度并没受到影响,轻微运动或说话、咀嚼等面部活动都不会造成明显的佩戴松动。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扬声器示意图[来自官方网站] 虽然耳机的体积缩小了,但扬声器的口径更大了,为8.4毫米,新的动圈扬声器被命名为驱动单元X,而1000XM4的扬声器口径只有6毫米。驱动单元X的振膜采用球顶与边缘复合不同材料的振膜的工艺来提升低频性能,更好的低频性能除了能改善低频听感之外,它也意味着扬声器可以配合生成更准确的低频反相信号,实现更好的低频降噪性能。 1000XM5 没有提供硅胶耳套,图集中使用的硅胶套是送测读者自己配的,原厂提供了L/M/S/SS 4组不同层次的记忆棉耳套,根据官方资料,耳套进行了升级,采用独特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可以增强耳套与耳道的接触,从而加强对高频噪声的被动隔绝性能。看到这,就能理解1000XM5的设计思路了,通过改善扬声器和耳套,实现高低频噪声的降噪,其中高频是依赖被动方式实现。 1000XM4采用的自主开发的主控芯片V1,但后来有人拆解,指出V1使用的硬件平台是联发科MT2822,而1000XM5使用的是新一代的V2,并外挂了HD降噪处理器QN2e,根据官方资料,这套组合提供了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还具有更高品质的放大器。V2支持蓝牙5.3,支持SBC/AAC/LDAC/LC3编解码。LDAC是音质表现最好的方案,需要和主流的Android机型搭配使用,iPhone手机用户只能使用到AAC,理论上音质会大打折扣。 这套方案明显更省电,1000XM5耳机在减重和缩小体积的情况下,续航表现与1000XM4相当,开启降噪,续航时间为8+16小时,关闭降噪则为12+24小时,中等音量实测,大致吻合,如果使用LDAC,续航时间会缩短一点。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Headphones Connect-连接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Headphones Connect-环境声音设置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Headphones Connect-均衡器设置 1000XM5需要在手机端安装Headphones Connect软件来提供全面的功能设置支持,支持Android和iOS,从刷机到手势、动作感知,功能齐全。 主动降噪和语音降噪 注意:测试所得数据不适合与其他平台的对比,因为测试环境、设备都有差别。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不同模式的噪声对比 我们通过模拟不同环境的噪声进行评估,最适合呈现的噪声就是白噪声。我们制造了一个80dB左右的白噪声环境,并录制了4段噪声,分别是环境噪声、环境声音10级[即俗称的通透模式,共20级]以及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 SOOMAL 降噪数据表[2023年8月21日] 1000XM5在20-500Hz、20-1000Hz段,降噪深度均高于1000XM4,其中20-500Hz进步还挺大,如果经常身处低频噪声为主的环境,那么1000XM5的进步会是很明显的,但放宽到20-2000Hz频段评估,1000XM5不但没进步,反而还小有退步。 苹果 Airpods Pro2 /漫步者 NeoBuds Pro2 / 索尼WF-1000XM4 /索尼WF-1000XM5 降噪对比 这张图可以看出苹果 Airpods Pro2 /漫步者 NeoBuds Pro2 / 索尼WF-1000XM4 /索尼WF-1000XM5降噪性能方面的差别。Airpods Pro2在20-500Hz、20-1000Hz、20-2000Hz频段存在性能优势,苹果的降噪算法还是更强,1000XM5在2001-4000Hz、4001-8000Hz表现则优于Airpods Pro2,很大程度是记忆棉耳套立功了,NeoBuds Pro2在这两个频段表现也很好,是因为它的动铁单元参与了主动降噪。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降噪曲线 这张图表中的红线代表噪声源的曲线,绿线代表1000XM5主动降噪后的信号曲线,黄色则是被动降噪的结果,一个格子的高度代表5dB。你会发现,主动降噪的在1000-2000+Hz段的噪声高于被动降噪的,这些噪声是主动降噪导致的,这就是降噪算法中常见的跷跷板现象,更深的低频段降噪深度通常是以牺牲1000-2000+Hz段的深度为代价的。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语音降噪 通话降噪我们模拟了40dB的室内、80dB的白噪声、75dB左右的人声嘈杂、车流噪声的公共场所等场景,以及实景测试。1000XM5在安静环境中对突发噪声的响应速度快,在强噪声环境中遇突发更强噪声时会出现2秒左右的响应时间。背景噪声的滤除干净,但是,问题也出现这里,强力剥离背景噪声的同时,也让语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感冒声甚至吞字,可能存在造成语义误解,在当前强手如林的竞争中,1000XM5的语音降噪表现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 音质与小编综合认为 索尼 SONY WF-1000XM5 蓝牙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 在1000XM5音质体验环节,与音质无关的功能,例如主动降噪、通透、均衡器等等均关闭,使用LDAC默认的默认设置,发射源设备是vivo X90 Pro+。顺带提一句,1000XM5的主动降噪对音质的负面影响似乎大于其他主动降噪耳机。 高频表现:1000XM5的高频听感柔和,算不上明亮,但听感上并不黯淡,有一定的修饰感,但很克制,大概是因为1000XM4的高频表现太糟糕,让1000XM5的高频调校变得比较保守,保守其实是对的,让1000XM5的高频耐听度有了很显著的提升。1000XM5高频细节不算突出,中等水平,动态和瞬态表现都是动圈扬声器正常的水平,大音量时,细节会有所损失,听感会偏向毛躁。 中频表现:1000XM5的中频结像力较好,人声形态良好,如果开启主动降噪,中频则会变得偏浑浊,形态也会没那么挺拔。1000XM5的中频也没有过度的修饰,声音风格上百搭,不挑人声类型,少女大叔都可以。解析力、密度都是中等水平,瞬态动态亦没有突出优缺点。 低频表现:1000XM5的扬声器口径大了不少,这对发出更高质量的低频信号是有利的,1000XM5没有像过往机型那样在低频里加味精,以牺牲瞬态解析力和密度的带价换取量感,所以1000XM5的低频素质更加均衡,各种指标处于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上。 大概是因为前作翻车较狠,1000XM5的调音思路有了明显变化,随之而来的声音风格也有所变化,变得中庸稳重且没那么挑食了,1000XM5声音的整体素质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谈不上拔尖,要上一代有1000XM5的音质水准,当年就能夸成花,放到现在,就是当前TWS中一流阵营队尾的水平。送测的读者想知道与AirPods Pro谁的音质更好,我们的答案是使用了LDAC的1000XM5。 小编综合认为:1000XM5的主动降噪依然保持了高水准,但比起前作,则有进有退,更像是迎合市场的进行的技术策略调整,而不是技术迭代的结果。关于对索尼设备音质的期待,我们总是心情复杂,翻车和登顶皆有可能,而这回音质表现正常,不突出也没太多槽点。1000XM5造型方面是大改款,减重减体积,佩戴舒适度有改善,对黄种人更友好。作为一款2000元的产品,做工实在是对不起售价,也对不起日系产品做工好的传说,不夸张的说,国产三五百的产品做工都比它强。 [Doc]key=真无线 主动降噪 测评报告[/Doc]索尼无线耳机在真无线耳机领域,索尼算是把这个产品线玩出花的厂家了,“迷你”“降噪”“舒适度”“时尚感”,这些褒义词汇在索尼众多产品上是可以适用的。例如我前不久开箱评测的名为“LinkBuds”的耳机就是时尚与潮流相结合的欧阳娜娜同款产品,有既可爱又时尚的如“甜甜圈”般外观,特立独行的设计也有mm专属的舒适度加持,创新的中空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属于市面上极具差异化的产品。对于我这个多年的索尼大法老粉丝而言,LinkBuds这类极具尝鲜意味的产品我是极度宽容的,就算是猛男玩家也会爱上这款产品。 当然了,此前LinkBuds虽然同样有佩戴舒适和轻便优势,但相比LinkBuds S缺少了降噪功能,因此对于降噪刚需的人来说LinkBuds S明显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后续的LinkBuds系列上,索尼回归了传统,推出了我手头的这款名为“LinkBuds S”的品质追求型产品。LinkBuds S的后缀S并非简单升级,欧阳娜娜的继续代言预示着它更轻盈、更小巧、更舒适的产品定位,并进一步继承了索尼自家众多核心配置,回归传统的入耳设计,属于极具集成度和综合均衡的产品,说它是索尼中“比好更好”一款产品问题不大。对于LinkBuds S这款特殊的产品,下面我就简单说说个人使用感受吧。 LinkBuds S给我的最大印象和LinkBuds一样,就是“轻”。虽说如今市面上的真无线耳机基本上已经做到不错的轻便度,加上电池仓都不会太过分的重量,但LinkBuds S确实是真正做到的轻若无物,这种极轻的手感,绝对需要索尼从外壳、电路板、耳机套材质再到厚度的极致控制实现的。因此拿在手上,你很难相信这种看起来有一定体积的耳机,居然做到了一种轻巧感,何况LinkBuds S还继承了众多传感器,包括所谓的智能免摘功能。 另一方面就是产品的材质和手感。LinkBuds S的手感其实类似于WF-1000XM4,材质本身带来的手感和质感比起LinkBuds似乎要更好,“SONY”的LOGO刻印在耳机盒上方,拿在手上更为顺滑,耳机腔体和耳机盒有一种亲肤的顺滑感,触摸起来不容易留下指纹也不容易留下灰尘,因此我手头的LinkBuds S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整体也有一种“光洁如新”的感觉。LinkBuds S的耳机盒本身也同样非常圆润,轻量化方面不如耳机本身,但是它打开时的磁吸感非常好,打开和关闭发出的声音非常干脆利落。 拿在手上,你不得不佩服索尼家的工业设计能力。LinkBuds S本身就是一个极小腔体并且精细化的产品,而在我开箱过的这类迷你的耳机中,要说做工的细致和接缝处的圆润程度等,LinkBuds S属于无出其右了。LinkBuds S虽然说是索尼回归传统的真无线入耳耳机,但它设计上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却是友商较难模仿的。 得益于本身的偏重心结构和轻量化设计,LinkBuds S的佩戴舒适度确实非常优秀。观察LinkBuds S腔体你会发现,这条耳机的重心更大程度集中在腔体部分,由于腔体故意设计得更扁平化,从后面看更像是一个“圆饼”,更短横向力臂让它佩戴的牢固度会更好。另外,LinkBuds S入耳部分非常贴合耳部,突出的腔体部分不多,就算是耳朵轮廓比较小的人也能完美佩戴。和自家旗舰WF-1000XM4不同,由于LinkBuds S耳机套设计得比较薄和且腔体本身不大,LinkBuds S在耳机支撑部分是稍微不如WF-1000XM4的。但在实际使用下来,尤其是通勤和走路时LinkBuds S的佩戴是绝对牢固的,也没有头中效应。 LinkBuds S的产品定位,无疑非常适合户外休闲使用,在户外走动和一些简单运动,你会感觉LinkBuds S这款耳机轻量化带来的舒适度明显优于众多耳机,轻度的外耳支撑让它长时间佩戴下来没有压迫感,在外出时可以既可以直接用来听音乐,也作为通话的辅助能手,体验它的“不存在”感。另外就如上面说的,LinkBuds S虽然是入耳设计,但它的材质很轻浮和顺滑,纯白的设计结合小巧的前提,在选取s号耳套后对于女性用户也问题不大。 第三值得一提的则是LinkBuds S包装了 LinkBuds S它仍然沿袭环保的设计理念,整体体积并不大,内里的材质都是可降解式纸盒包装,无塑料化也避免对环境污染。在LinkBuds S迷你的包装盒内,也有众多附件,说明书、配件也尽量缩小和简化了,能够一眼看到全部,内里的包装盒本身也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纸皮,除了手感舒适外,单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是绝对够用的。 说完佩戴和产品本身后,下面要说LinkBuds S一个最重要的功能——降噪。在如今真无线耳机大行其道的当下,降噪功能毫无疑问是中端以上真无线耳机的标配了,刨除一些降噪纯属是“附带”的友商产品外,拥有索尼自研V1芯片加持的LinkBuds S属于降噪耳机中的顶级产品。一般来说,如今降噪耳机无非是采集外界声音,通过声学模拟产生的负向反馈,结合厂家本身的算法,生成最终的降噪效果。但是友商产品之所以在降噪功能上千差万别,更多是因为数据采集和算法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在索尼出现QN1e再到如今的V1芯片后,基本上搭载V1芯片的耳机都属于顶级档的产品了,集极强建造性能和优秀能耗比于一体,LinkBuds S显然并不例外。 LinkBuds S的降噪性能,除了极具强大外,还非常智能。第一得益于V1芯片的加持,在户外、通勤和交通工具上使用,LinkBuds S的降噪效果都非常自然,且它的自然并非有意而为之的暴力降噪,除了能够将杂音过滤得非常自然干净外,留下一些轻微的本底噪声并不影响音乐的回放。在使用LinkBuds S开启降噪并回放音乐后,你基本上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结合索尼自家的DSEE算法,LinkBuds S回放音乐的声音整体比较自然,有一定的HiFi调音特色,圆润度和深邃感和自家旗舰耳机差不多了。 另外,LinkBuds S的智能降噪体验还在于自带的适用不同场景的多种降噪模式。在开启AI降噪后,LinkBuds S能够根据你的实际使用场景,自动判断那种降噪模式更适合你,例如你在办公室、户外或者通勤时的交通工具中,甚至是遇到熟人交谈,LinkBuds S都能识别后自动调整为不同的降噪模式,轻松聆听或者马上对话,非常智能。 声音表现方面,LinkBuds S由于真无线耳机的硬件上限和LDAC蓝牙编码暂时还未下放等因素,所以显然并非尽善尽美的耳机。但LinkBuds S的亮点在于,它属于真无线耳机领域声音最舒服的产品之一,舒适的佩戴结合结合小口径的动圈单元,带来的并不过分且有一定量感的低频表现,中频密度比起LinkBuds明显高一个档次,带来了合适的流行、爵士乐听感体验。同时LinkBuds S的音频单元明显有高频回放的优势,在回放原声音乐尤其是一些弦乐时,这条耳机能够轻松应付一些高瞬态曲目和弱音细节,在入耳佩戴牢固后,你甚至会感觉这是一条调音极度平衡自然的hifi耳机。 就如上面说的,LinkBuds S的DSEE功能无疑给这条真无线耳机带来更为舒适自然的听感。而且,LinkBuds S的DSEE是旗舰级别的“DSEE Extreme”,按照官方说法,DSEE Extreme较DSEE HX在高频有更好的还原表现。在无线传输这种“有损”的传播方式下,通过手机控制LinkBuds S开启DSEE Extreme,能够让你的无线“有损”音频以一种插值整形后更为顺滑的方式进行回放,属于索尼独有的听感上的差异化体验了。 如今市面上已经有众多成熟的真无线产品,但作为索尼LinkBuds系列新品的LinkBuds S却给予我极大的惊喜。毕竟,LinkBuds S的性价比极为优秀,欧阳娜娜的加持让它立定了最好的轻量化和佩戴舒适感定位,结合专利单元和DSEE Extreme带来的优秀声音回放水平,让它的声音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乃至耳机发烧用户的需要,而V1芯片带来的顶级降噪和低功耗表现也是它的最大竞争力。可以说,在千元级的降噪耳机中,索尼LinkBuds S属于一款不得不考虑的产品了。 索尼无线耳机(索尼无线耳机怎么连接手机)和索尼无线耳机(索尼无线耳机怎么连接手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今天给各位分享耳机吧(耳机吧羊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耳机吧(耳机吧羊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耳机吧疫情期间,网课应运而生。现在其实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学生朋友在家里上着网课,而这时候一副好的耳机其实还挺重要的。例如我入手的这款漫步者K815。 漫步者K815它可以说是一款你可以在不是很贵的价格上体验到的一款质量好档次还不错的耳机,第一它的外观和做工还挺不错,不管是这个黑色还是白色版的,都十分典雅。质感很不错,亮点是它耳机外缘的一圈银色装饰圈,很赞。 而它的佩戴体验也很不错,全包耳式的设计可以让耳朵减少压迫感,而皮质耳罩戴着确实十分柔软,加之包裹性十分不错,所以也有一定的降噪效果。它的可伸缩式头梁也让这款耳机能够适应不同的人群。 至于音质方面,通话什么的都很清晰,它的120度调节的长柄麦克风也能带来清晰的通话体验。对于平常上网课的同学的话,这也是最为看重的功能,集成线控也是比较方便的。 那么,各位观众老爷们,对于这个漫步者K815的网课耳机,你们觉得怎么样呢?还不错吧! 耳机吧两年前,雅马哈发布了YH-E700系列的第一款型号YH-E700A,精致的做工、出色的声音降噪体验和丰富的功能都让我非常喜欢。两年后,雅马哈发布了本系列的换代款,从外观的各项功能都有明显进化,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YH-E700B。 拆开包装之后的外观,第一时间让人想起了雅马哈很多经典专业监听耳机,如果说一代给人的观感是中端商务风格,二代YH-E700B就更偏向高端专业路线。在所有影响长时间佩戴舒适性的部位,包括头梁、耳垫等等,没有任何节省成本的意图,用料非常厚实饱满,手感柔软,再加上轻便的佩戴和改进后的造型设计,长时间佩戴体验接近无感。 上面说到了造型设计的改进,这次YH-E700B在外观上的明显改进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原本圆形耳罩改为了椭圆形,和外耳道的造型更加贴合,一代测评时我曾经指出,圆形耳罩对戴眼镜的用户不太友好,这次的调整彻底解决了压迫眼镜腿的问题;另一个改进是调整了头梁的弧度,从正圆变为了蛋型,尺寸也有所增加,更好的分配了两侧的压力,让我这样的“大号”用户不再感到夹头和发型被破坏,佩戴体验同样有明显提升,也表明了自身产品力的逐渐成熟。借着出差的机会实际测试了下YH-E700B在飞机上长时间的佩戴和使用,舒适性和操作便捷度都有明显提升,改进后的头梁不再紧贴头顶,两边耳垫也更加柔软舒适,两个多小时的机上连续使用体验很好。 另外外观设计上也增加了一些精巧的细节,包括表面涂层的细节处理,两侧雅马哈标志使用不同材质做出来的醒目效果,还有从头梁到延伸到耳罩连接固定的结构,都体现了很强的设计感。 外观和实际佩戴体验说完,我们来看看YH-E700B内在的升级。 蓝牙版本升级到了全面更加稳定的5.2,依旧使用高通骁龙芯片,包装盒上的Snapdragon Sound字样意味着更多来自高通在音质协议上的支持,比如YH-E700B支持的Aptx-Adaptive,可以根据连接状态自动调节传输码率,且最高码率可以达到无损级别,确保YH-E700B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蓝牙耳机常见的断连和卡顿问题,同时又能在绝大多数信号稳定的使用场景内享受高品质的音质。 续航方面YH-E700B支持32小时的连续播放,实测配合佩戴感知自动启停功能,充满一次电完全可以做到数天甚至一周以上的日常使用,再加上仅需3.5小时的充满时间,YH-E700B这个续航完全可以满足高强度苛刻使用需求。 YH-E700B这次还新增了游戏模式,在对音质需求相对较低的游戏、视频等场景中,用户可以选择开启游戏模式,大幅降低传输延迟。 基本参数说完,下面来讲讲重头戏:降噪和音质。 雅马哈在降噪方面的一贯思路是音质优先,主动降噪对外部噪音的削减不能影响音乐原汁原味的传递。因此雅马哈在自家降噪耳机产品上使用的是自家的增强型“高清原音主动降噪”算法,通过内置麦克风主动识别音乐信号中的低频并进行保护,主动降噪算法仅针对外界环境噪声进行反向屏蔽,避免了主流降噪算法对于音质(主要是低频)的破坏,也让降噪开启时的使用体验更加自然。 在户外场景对YH-E700B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测试,实测YH-E700B对周围环境噪声的压制能力总体不错,车辆和行人的噪声音量都会有明显降低,尤其是对低频噪声的掩盖会更加彻底。另外在户外测试中发现YH-E700B的实际降噪效果要明显高于一代。 使用HiFi音响系统播放不同频段的音乐对YH-E700B和一代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详细对比测试。YH-E700B明显对三频噪声的压制更加全面,不论是低频消除的彻底性还是高频能量削弱的幅度,YH-E700B都明显胜出。另外,YH-E700B还延续了雅马哈降噪的优良传统,开启与关闭降噪对音质的影响非常轻微,体现了雅马哈在忠实音乐还原上所下的功夫。 环境声功能也是目前主动降噪产品必备的一项功能了,开启之后耳机会通过麦克风收集外界环境声,然后用耳机回放出来传入耳道,YH-E700B的环境声功能开启后对外界环境声音色的还原准确性很高,不像很多同类产品上常见的染色和扭曲,非常自然真实,这也和雅马哈一贯的坚持思路一致。 接下来说说音质。 YH-E700B的默认声音调校和一代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其实从外观风格能略微猜测到,就是从一代的温暖大众化口味变为了专业路线的准确和均衡。YH-E700B的调音审美显得很有专业素养,准确性很高,三频音色还原都倾向于正确少染色,高低频通透性都极好,低频量感相比一代有了大幅降低,更强调质感,显得完全不闷不糊。高频也有适宜的亮度,既不刺激也有足够的线条感,向上延伸也是自然舒适。 除了默认调音外,YH-E700B同样在均衡器中给出了五种官方预设,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正在听的不同类型音乐来自由选择适合的均衡器。 鉴于YH-E700B和一代之间相对较大的风格差异,我也调了一版我个人认为比较均衡的同时又能兼顾暖声流行口味的,供大家参考。 基本的主体介绍就到这里了,不过对于雅马哈来说,还有几个特色功能需要介绍下。 第一就是雅马哈在蓝牙产品上的看家功能“护耳式质响平衡”,这个功能体现了雅马哈对于听力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在较低音量下人耳对于低频的感知会明显下降,因此喜欢低频量感的用户往往会较高音量来获得更多的低频感知,并因此造成听力的损伤。“护耳式质响平衡”功能会根据耳机当前播放音量对低频量感进行实时的补偿,音量越小低频补偿效果越明显,以此来防止用户长时间使用较高音量听音。 这个功能在目前雅马哈包括耳塞和头戴在内的蓝牙新品上都有应用,不过在之前的使用中会发现,这个功能开启后在较大音量下同样会增加一部分低频量感,导致开启这项功能并在正常听音时耳机呈现过量低频。YH-E700B上的增强型“护耳式质响平衡”算法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增加了开启补偿的音量阈值,防止了在正常音量下的低频过度添加。 另一个特色功能叫智能识耳音质优化,同样可以在APP当中控制开关。这个功能借鉴了雅马哈在室内声学处理方面的深厚积累,将人耳同样当做一个声学环境,利用YH-E700B内部麦克风,对耳道内实际听到的声音进行间隔20秒的自动检测并自动实时优化微调,保证在不同头型、耳朵以及佩戴情况下用户听到尽可能一致的声音。 到这里,对于雅马哈最新的蓝牙降噪头戴YH-E700B的介绍就基本完整了,总体来看,这是一只外观设计、佩戴体验和降噪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的二代升级型号,声音中性均衡高素质,解析水准同样升级明显,非常值得关注和实际体验的一只新品。 耳机吧百元蓝牙耳机推荐。 618想买百元的蓝牙耳机该怎么选?第一你得明确这个价位只要满足声音好、稳定性强就够了。今天推荐的四款是从市面上热销的十多款里面选出来的,毕竟百元买个耳机谁都想用的更久一点。弱水时砂琉璃这四款里面延迟表现最强的。 ·100出头实用性高,即便小米13这种手机玩FPS也能做到200毫秒内,双麦设计音质很优秀,开盖支持任意角度的悬停。除了充电盒边缘部分有小凸起,影响一点精致感可以说是真香机了。 ·QCY MeloBuds160就能入手,有降噪通透功能,音质表现仅次于琉璃,单边三麦的设计在这个价位里很难得。推荐苹果用户入手,安卓手机使用延迟会有点高,挖空的上盖导致手感和精致感差点,但日常使用完全足够了。 一加作为OPPO的子品牌,OPPO Enco Air2i和一加Buds N就很接近了,可以来对比看看。OPPO这款到手130不到,音质表现跟一加很接近,功能也几乎一致,延迟也会稍微少一些。充电仓带有反磁设计,手感那是相当的不错,一加贵个20左右。 外观做工很顶,设计独特,开盖手感优秀,IP55防尘防水功能都有,信号也要更好一些。其他方面跟OPPO差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ioS不支持APP连接。如果最终选项是这两个的话,那就看你更喜欢哪个外观了。 好了,关于耳机吧(耳机吧羊驼)和耳机吧(耳机吧羊驼)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耳机音频(耳机音频线是什么)这个问题,耳机音频(耳机音频线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耳机音频作为几乎所有人的手机里都有的听歌软件,QQ音乐、网易云和Apple Music是目前国内最主流的三大流媒体音乐平台。其中,有一个功能是我体验了之后就再也离不开的,它就是——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如今人们在耳机上就能感受杜比全景声的震撼音效,这绝对可以说是开创性的。而像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曲库里,现在也都有了杜比全景声版本的音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比全景声。 (8288461) 耳机音频前言:上个月我们拿到了Jaben Oriolus的最新产品——“褐鹂”。 中文名:褐鹂 拉丁名:Oriolus szalayi 咳,放错图了,不是这个↑,是这个↓ 总算知道为什么“褐鹂”是蓝色的了 据厂商说:这一次的褐鹂是专为“新时代人声”而打造。 平板式の黑黄鹂 / 专为“新时代人声”打造 作为黑黄鹂的老用户,小编我在没有拿到样机之前并不是很能理解何为“新时代人声”。不过倒是对加入了平板单元的“黑黄鹂”很感兴趣。 这一次还能复现黑黄鹂的荣光吗? 作为老人家曾经的旗舰,黑黄鹂在五六年前的HIFI圈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彻底打出了老人家Jaben Oriolus系列的名号。 “起始于黑黄鹂,迥异于黑黄鹂” 这一次的褐鹂作为“起始于黑黄鹂,迥异于黑黄鹂”(官方语)的新人声塞,究竟能有怎样的表现?又相对黑黄鹂做出了怎样的改变呢? 出于好奇,小编用手头的老版黑黄鹂和收到的褐鹂样机进行了对比测试。 测试环境:我们所使用的测试设备是Neumann KU100仿真人头和CLIO音频分析仪。 为了控制变量,褐鹂和黑黄鹂均使用的是原厂附送的原配硅胶套(M码)。 由于机器扫频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偏差,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采用了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力求能够还原设备真实的听感情况。 话不多说,桂花,上数据! 加入平板,但是阻抗更低?为保证后续数据的准确,必须确认测试时的输出电平以控制变量,所以先来测试一下参测双方的阻抗: 由于黄色读取线无法完全与1KHz线重合,这里统一选取了998.6567Hz处的阻抗作为标准阻抗的近似值。黑黄鹂的阻抗≈18Ω,新款褐鹂的阻抗≈12Ω。两者阻抗差距不大。但很明显的,两者的阻抗曲线走向大相径庭。 黑黄鹂实测阻抗曲线 由于黑黄鹂的单元配置是一圈三铁——动圈负责低频,动铁负责中高频。普遍而言动圈单元的阻抗曲线普遍比较平坦,动铁单元的阻抗曲线则非常夸张。可以明显看出黑黄鹂在低频范围的阻抗均稳定在15Ω,略有上扬。1600Hz左右时的阻抗达到顶峰19Ω,随后骤减至9KHz时的8Ω再继续上行。 褐鹂实测阻抗曲线 而褐鹂的阻抗就比较平坦了,也符合动圈+动铁+平板的特性,可以猜到褐鹂大概采用了动圈-低频、平板-中频/高频、动铁-极高频的分频设计。低频范围内的阻抗稳定在14Ω左右,100Hz~1KHz则呈下降趋势,并在之后稳定在11Ω左右。 THD+N(总谐波失真)黑黄鹂实测总谐波失真 褐鹂实测总谐波失真 两者的总谐波失真都控制得较好。黑黄鹂的可听阈失真均未超出1%,最高峰出现在4800Hz左右,失真度为0.85%;褐鹂的可听阈失真基本保持在1%以下,320Hz、680Hz、900Hz三处失真超出1%,其中以320Hz处为最,失真度为1.28%。 重头戏:频响曲线根据已有的阻抗数据和前端标准输出电压公式计算可得:褐鹂的前端标准输出电压为110mV,黑鹂的前端标准输出电压为134mV,进而可以测得两者的频响曲线: 褐鹂实测频响曲线 黑黄鹂实测频响曲线 将两张图叠加可得下图: 红线:黑黄鹂 蓝线:褐鹂(未对齐) 在标准输入电压下,褐鹂的声压级要普遍小于黑黄鹂:以1KHz为例,黑黄鹂在该频率下的声压级可达106 dBSPL,而褐鹂的声压级只有98 dBSPL。 人耳听觉分贝-声压级对应图 这也变相说明了就易推性而言,由于平板单元的加入,褐鹂要远逊于它的前辈黑鹂,这可能也是褐鹂官配4.4平衡线的原因。 单纯的重叠并不能直接反应出两者的声音区别,还是依旧以1KHz为基点,我们将两张图进行了叠加并另外加入了ISO226-2003等响度曲线作为参考基准: 红线:黑黄鹂 蓝线:褐鹂 (1KHz对齐) 黑线:ISO 226-2003等响度曲线 先以等响度曲线为基准考察一下褐鹂的曲线:约25Hz处等响度曲线与褐鹂频响曲线发生了第一次交汇,约500Hz处发生第二次交汇,1KHz为对齐交汇点,7.5KHz处发生第三次交汇。以这三个交点为标准,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褐鹂整体的声音风格: 25Hz~500Hz这一频段内褐鹂声压级平均大于等响度曲线约 5dB 。 (1)60 Hz-100 Hz低音基音区频段内的声压级适当抬升,会使音色显得厚实、浑厚感强。 (2)60Hz~250Hz频段的提升会给低音补偿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低音的量感。 (3)150Hz-500Hz作为人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5dB的提升有效增强了人声的力度,显得人声浑厚有力不混浊。 500Hz~1KHz这一频段内褐鹂的声压级平均小于等响度曲线1~2dB。这一次褐鹂在500Hz~800Hz这个主要影响音色力度的频段内采取了“下凹”的举措,不仅有效松弛了原本过于强劲的人声,而且适当保留了600Hz~800Hz的喉音细节,在打造出一种“宽松”基调的同时,很好的表达出了声音的线条感。 1KHz~7.5KHz这一频段内褐鹂的声音走向大致与等响度曲线相同,需要注意的频段有三个: (1)1.8KHz显著提升10dB,有效提高了声音的清晰度与明亮度,使人声更“妖”。 (2)4KHz~5KHz频段缓降5dB,在不过分削弱人声线条感的同时保持人声的明亮度。 (3)6KHz~7KHz频段高峰提升8dB,看似齿音爆炸,但是别忘了前面4KHz处10dB的提升所带来的心理掩蔽效应,实际听感反而能够提升弦乐的明亮度和临场感。 再来比较下黑鹂和褐鹂的曲线: (1) 0Hz~200Hz:褐鹂平均高于黑鹂3dB并成收敛趋势。 (2)200Hz~1KHz:褐鹂平均低于黑鹂2dB并成开放-收敛趋势。 (3)1KHz~2KHz:褐鹂上扬陡峭,于1.7KHz处成峰,较1KHz处的声压级高9dB;黑鹂上扬较缓,于2KHz成峰,顶点均为106dB,较1KHz处的声压级高8dB。 (4)5KHz~8KHz:褐鹂隆起,黑鹂下凹并于6.5KHz处取得最大声压差10dB。 显而易见,相比于前代的黑鹂,这一次老人家更加注重低频方面的表现。用“玄学”一点的话说,就是“箱子味儿”更足~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200Hz这个分水岭,褐鹂的曲线下凹,声压级弱于黑鹂,并于1KHz处重新交汇。这个范围正好囊括了影响人声“力度”的频段,2dB的衰减并未过多影响人声的力度,反而可以塑造“宽松”的人声风格。 中高频方面,褐鹂1KHz~2KHz更为陡峭的上扬使得褐鹂的音色相较黑黄鹂更为“抓耳”,而选择较低频率处成峰更给予褐鹂更富密度的人声音色。5KHz~8KHz高频部分的高耸相比黑鹂的下凹兼顾了管弦乐的泛音列完整性。 小编综合认为综上,相比于老版的黑黄鹂,本次褐鹂在保留老人家黄鹂系列调音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低频和中频人声的表现。低频足够的量感和力度感非常适合摇滚和R&B类型的新时代人声音乐。 氛围感是目前主流听音人群比较在意的部分,本次褐鹂的调音取向就在非常明显地模仿大耳甚至音箱所能给人带来的听感。“移动版箱子”或许是对这条塞子的不错的概述和小编综合认为。 写在第三写到这里,小编不由心生疑问:难道耳机的最终进化形态是音箱?现在新一代烧友们的听音取向又是如何的呢? 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褐鹂和黑黄鹂的对比DEMO(黑黄鹂一三段,褐鹂二四段),请大家听一听,将你的选择告诉我们吧~[憨笑] (Ps:由于录音链路各环节的失真无法避免,DEMO音色会与实际听感有出入) 乙迷依旧将黑黄鹂和褐鹂一并上架到TB店铺:“乙迷HiFi音乐俱乐部”,感兴趣的烧友们直接联系店铺客服就可以申请免费试听[看]~ 第三抛一个问题:你心目中新时代的耳机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欢迎粉丝大大们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耳机音频今天的TWS真无线耳机已经衍生出了多个细分市场,例如有主打跑步健身时使用的运动耳机、也有主打超低延迟的游戏耳机;另外,骨传导耳机也是近两年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细分市场,其主要优点是佩戴舒适、续航时间长、安全性高。其实这就像是运动时要穿跑鞋,登山时得戴户外手表,不同的耳机也有它的专属使用场景。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副耳机,可能不会为了某一个使用场景再买一副耳机。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给你推荐一款耳机,它包含了上述所有细分市场的产品卖点,并且只要三百多元,你会不会有点心动呢? 说了这么多,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聊的就是这款来自于国产耳机品牌硕美科推出的开放式真无线耳机——暗夜曜蜂E1(以下简称:E1)。 大家认为开放式耳机它重要吗?那我认为对于运动时的场景来说还挺重要的,在户外运动时你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周围的情况,比如远处的汽车、或者从你身边飞驰而过的外卖骑手。那简单来说,能在使用耳机时获取外界的信息就能提高安全性。 硕美科E1采用了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不入耳的设计给耳朵减轻了很大负担,久戴不痛。日常佩戴感受来说,确实比我的入耳式耳机佩戴舒适多了。 不过耳机的触控操作体验比较一般,虽然左右耳集成了播放/暂停、切歌、语音助手等常用功能,但是触控灵敏度一般,不知道后续的固件更新是否可以解决。 那说到音质,大家对于这类开放式耳机的认识大概是“听个响”就行,毕竟像这种开放式的声学结构,声音肯定是没法和入耳式耳机比的。那像我之前体验过的几款开放式运动耳机呀,声音确实都比较一般,基本听不到什么低频,像是在听FM收音机的感觉。 而同为开放式声学结构,硕美科E1的声音却真的给了我不小的惊喜。这款耳机搭载了16.2mm超大尺寸动圈发声单元,配合定向声场技术,对比市面上其他开放式耳机,声音上的提升那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特别是在人耳感知最明显的低频方面,这款耳机弥补了开放式运动耳机低频的不足,在我看来甚至可以比肩很多半入耳式耳机,而且声场还会来得更宽阔一些,硕美科E1应该说也是目前我听过的音质最饱满的一款开放式真无线耳机了。 作为开放式耳机,漏音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硕美科E1在漏音这方面控制得还不错,只要不是音量开得很大,基本上在办公室办公时隔壁同事是听不见你听歌的。所以,戴着它在工作时听听歌、打个电话也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硕美科E1还提供了「音乐」和「游戏」两种模式。「音乐」模式的低音很饱满,音乐也更具现场感;「游戏」模式则强化了脚步声、枪声等游戏场景中的声音细节,助力玩家听声辨位,快人一步。 硕美科E1这款耳机的通话质量也不错,耳机搭载了两颗通话麦克风,开机自动启动通话降噪模式,基于左右通话通话麦克风形成混合降噪效果,在识别语音输入并放大的同时,消除外部噪声和回声,在户外较为嘈杂以及办公室这种相对安静的环境下,都能得到清晰的语音通话质量。 在续航方面,硕美科E1一次充电最长可以使用7小时,搭配充电盒最长可以使用28小时。日常通勤加偶尔运动使用的话,这款耳机可以做到一周一充电。对于这款可以兼顾运动、办公使用的开放式耳机来说,硕美科E1的续航表现真的很不错。 小编综合认为: 小编综合来说,硕美科E1这款开放式耳机兼顾了舒适无感佩戴、饱满音质和强悍续航,而三百多元的价格更是拉高了这款耳机的性价比。当你在跑步、骑行、或者办公的时候,这款耳机都能带给你舒适和安全的使用体验。 (8086874)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耳机戴(耳机戴着耳朵疼是什么原因)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耳机的资讯如耳机新品上市信息、耳机评测、蓝牙耳机、耳机技巧等内容,希望大家都能用上好耳机p> |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