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耳机导购 > vivo耳机(vivo耳机一个响一个不响怎么办)

vivo耳机(vivo耳机一个响一个不响怎么办)

时间:2023-09-06 14:05:55  来源:http://www.baidu.com/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vivo耳机(vivo耳机一个响一个不响怎么办)

老铁们好啊,今天小编给各位耳机爱好者们介绍一些关于耳机的资讯如耳机新品上市信息、耳机评测、蓝牙耳机、耳机技巧等内容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笔记本耳机(笔记本耳机麦克风没声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笔记本耳机(笔记本耳机麦克风没声音)以及笔记本耳机(笔记本耳机麦克风没声音)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笔记本耳机

1 “烧”海无涯

在摄影老法师和HiFi发烧友这两个圈子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摄影穷三代,HiFi毁一生。”论烧(爱)钱(好),摄影和HiFi拼得那可是家底,所以没点家业啊轻易您还真入不了坑。

但是近两年我发现,一些国产HiFi厂商总是喜欢不按套路出牌。什么意思?你看以前的传统有线HiFi耳机,随便堆一堆料就敢卖个千八百的,还只是最低入门级水准;但是近两年行业内卷,现在五百元预算就能挑到一些口碑不错的入门级HiFi耳机了。

这其中,最喜欢不按套路出牌的就是飞傲了,旗下入门级HiFi耳机JD3的价格已经下探到了100元价位,其普及“民用HiFi”的野心可见一斑。那这一次笔者拿到的是飞傲旗下入门级里的中端型号——JD7。耳机售价499元。

2 堆料有点猛

按照惯例先来说说外观和佩戴,第一如果不是看到包装盒上印着JD7三个字,我还以为它是FA7S呢。要不怎么说飞傲会抓消费者的心理呢,要知道FA7S可是卖两千多元啊,现在把相同的用料和设计下放到499元的JD7上,这个思路可以说非常巧妙。

耳机的外壳材质采用了316L不锈钢,而且细节做工不错,上手很有质感。另外JD7的佩戴舒适度不错,虽然外壳是金属材料,但是重量分布均匀,半开放式的后腔声学腔体能起到平衡耳机腔体内气压的效果,佩戴时没有明显的耳膜压迫感,整体的佩戴舒适度可以给好评。

一副几百元的入门级HiFi耳机,包装盒里附送给你一大堆配件,国产耳机厂商里除了飞傲经常这么干,除此以外我还没发现第二家也这么干的厂商。尤其是耳塞套,JD7包装盒里附送了3对白色的硅胶套、3对飞傲HS18超薄耳塞套和1对黑色的记忆海绵套;还有一点还有透明耳机收纳盒和MMCX快拆辅助器,每次看到这么多的配件,心里总是会有一种超出预期的满足感。

3 好“推”,好听

HS18超薄耳塞套我个人非常喜欢,不仅是因为薄(佩戴时不挤压耳道),还采用了与耳机音管相同尺寸的开口设计,这样的好处是能减少声波从耳机到耳膜之间的传输阻碍,保证声音的“原汁原味”。那如果喜欢低频更厚一点的同学,可以换记忆海绵套,不过舒适度自然也会有所下降。接下来聊聊听感。

飞傲JD7搭载了一颗直径达10mm的大动圈单元,得益于内外复合式磁路设计,能够提高单元空间磁力线密度,增强驱动能力。另外这款耳机的阻抗仅32欧,灵敏度则达到了108dB,用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来推都没什么问题。当然,有条件的同学还是建议直接上播放器了。

听感上,飞傲JD7的声音特点是中正、干净、均衡,失真低且音染极小,正如飞傲在JD7产品宣传页上说的那样,这款耳机的频响曲线趋近于“哈曼参考目标曲线(In Ear 2019)”,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听音需求。

另外得益于耳机比较好推,无论是用移动设备还是专业播放器来推JD7,我发现它的声音能量感都比较轻松地释放出来。换句话说,JD7的声音还挺饱满的,我觉得搭配HS18超薄耳塞套在听感上是最舒服的,三频也最为均衡。

以莫文蔚的《外面的世界》这首歌为例,钢琴的能量感充沛,能细腻地还原出演奏者手指力度上的变化,而醇厚的人声则让整首歌听起来更有味道了。同样的感受还有Adele《Easy On Me》和黄老板的《Thinking Out Loud》这两首歌,乐器、人声、低频之间的分离度很有层次感,也让原本比较抒情的歌曲变得更富有活力了。要知道,一副好的耳机很容易调动听者的情绪,JD7就是这样的耳机。

小编综合认为: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现在从市面上选一副500元以内价位的入门级HiFi耳机并不难,甚至可以说“一抓一大把”,但是想要选一副兼顾优良做工、舒适佩戴和好声音的耳机,你肯定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网上做做功课。当你看到飞傲JD7这款耳机的时候,不妨看看大家对于它的评价如何,至少在我这里可以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不敢说它是500元以内价位最好的HiFi耳机,但它一定是这个价位里最值得买的HiFi耳机之一。

笔记本耳机

规格参数

扬声器:40?mm钕磁铁单元

耳机频率响应:10~40000Hz(有线)/10~22000Hz(无线)

耳机灵敏度:93dBSPL

耳机阻抗:38Ω

耳机总谐波失真:< 1%

麦克风类型:ClearCast Gen 2

麦克风频率响应:100~6500Hz

麦克风灵敏度:-38dBV/Pa

麦克风阻抗:2200Ω

参考价格:3099元

去年赛睿推出了与丹麦设计师联手打造的全新Arctis Nova Pro系列游戏耳机,新产品通过搭载Nova Pro音频系统,能让玩家领略到更为纯粹的高保真游戏声音体验。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测评的是该系列中的顶级型号——Arctis Nova Pro Wireless,这款耳机的佩戴体验、音质表现到底如何,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

保留经典元素,又有创新的外观设计

作为一款新产品,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耳机通体为黑色,耳罩背面加入了两层阶梯状的造型,背板为金属材质表面带有细密纹路,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光泽效果,搭配质感突出的金属头梁,呈现出比前作更冷峻、时尚的气质。

之前赛睿Arctis系列的滑雪护目镜头带,深受玩家的好评。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同样延续了织物头带的设计,还是熟悉的轻巧、透气的感觉。当然耳机的头带松紧程度也是可以调整的,只不过不再是粘贴式,而是通过两端的卡扣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的磁吸式的耳罩背板和头带都支持更换,赛睿已经推出了红色、绿色等不同配色的替换套装,借此以满足玩家打造不同配色、不同风格耳机外观的需求。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配色、图案的配件上市,玩家的选择更多。

其他方面,对于一款无线耳机来说,因为有电池的存在,难免重量会比较大,戴在头上会让人觉得有些吃力。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进行了轻量化的优化,重量仅336g,比前作Arctis Pro Wireless还轻了39g,佩戴体验更为轻巧。

耳机头梁为金属材质,坚固且柔韧性不错,再加上伸缩式的设计,确保不同的头型都能完美匹配。笔者戴着耳机进行大幅度的头部移动,耳机并不会发生位移,佩戴的稳定性有保证。同时织物头带的存在让头顶部位不和头梁直接接触,就没有压头的感觉。

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的耳罩为皮革材质包裹厚实的海绵,触感柔软,当然个人还是更喜欢织物的面料,毕竟在气温比较炎热的夏季,耳朵附近可能会比较的闷热。还有一点耳罩尺寸够大,可以将笔者耳朵完全包裹住,连续几个小时的游戏玩下来,耳朵部位丝毫没有疼痛的感觉。小编综合来说,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佩戴起来稳固、舒适性也不错。

耳机大多数接口、按钮都设置在左侧耳罩上,包括了电源键、话筒静音键、音量旋钮以及耳机线材插孔等,在右侧耳罩部分则只有1个蓝牙切换按键。值得一提的是,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的音量旋钮调并不是调到最大或最小音量就转不动了,而是能一直转动,只是以提示音的方式提醒用户已经开到极限了。

三模连接,扩展能力强悍

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拥有无线、蓝牙和有线等三模连接,其中无线连接采用的是超低延迟2.4GHz Quantum 2.0 Gaming Wireless技术,传输距离可达12m,蓝牙部分则为蓝牙5.0标准,让耳机可以与PC、Android设备、Switch以及PS 4/5进行搭配。如果只看以上介绍,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平平无奇,跟市面上常见的三模无线耳机差不多?

其实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同时和多台设备进行连接,这就分为两种使用场景。一种是当耳机用2.4GHz无线和其他设备连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连接,这样在游戏当中,你需要接听电话的时候,就不需要拿下耳机中端操作了。另一种是不同设备可以分别通过USB线材以及3.5mm线材连接到耳机的收发器上,无需切换音源,两台设备的声音都能听得到。真正实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

声音表现再上新台阶

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的核心竞争力就是Nova Pro声音系统。产品的发声单元采用了分频式的设计,高频和中低频都是由独立的单元负责,类似于多单元动铁耳机的设计,带来了10~40000Hz(有线)/10~22000Hz(无线)的频率响应,确保游戏中极其细微的声音也能呈现出来。

同时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还支持Sonar音效,这并不是虚拟多声道技术,而是根据根据职业选手和根据不同游戏特殊优化的EQ设置。如果你不想折腾,那么在SteelSeries GG驱动软件中可以直接选择这些设置,以提升耳机在游戏听声辨位的实力。如果你想要更为个性的声音体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驱动软件中对声音效果、麦克风效果、虚拟多声道等诸多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在驱动中还有音量增强选项,很多职业选手抱怨传统耳机在音量上有所欠缺,赛睿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笔者选择《英雄联盟》之后,就会自动载入相应的均衡器设置

玩家可以自行对均衡器、空间音效、音量增强等项目进行调校

我们使用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耳机,在《绝地求生》《英雄联盟》等游戏中进行了体验。因为带有4级可调的ANC主动降噪功能,不得不说,这款耳机的隔音降噪效果是真的不错,戴上之后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环境噪音一点都听不到,可以让我完全沉浸于游戏的世界当中。耳机对声音的解析力着实强悍,在激烈交火的战场当中,脚步声、各种枪械的声音、爆炸声等各种声音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再加上不错的环绕声效,分辨出敌人所处的方位以及远近都是小菜一碟。

通过收发器开启ANC降噪

在三频表现方面,耳机低音深沉、量足又恰到好处,无论是量感还是下潜都做到了相当程度的克制。中高频部分,耳机的表现良好,解析力强又有优秀的延展性,可以将人声演唱中的一些情感演绎都呈现出来。如果你不是对声音要求严苛的发烧友,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用来听音乐也是完全可以的。

虽说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同样提供了两块电池,但是电池明显体积更小,让我不免对其续航时间捏一把汗。实际上每块电池能提供18~22小时的续航时间,两块电池就能实现36~44小时的续航时间,够长了。而且耳机电池还有快充模式,快充15分钟就能实现3小时的续航,几乎不存在续航焦虑的问题了。

ANC降噪,语音沟通更到位

Arctis系列耳机上的ClearCast 麦克风灵感来源于航母上的指挥官所用的麦克风,语音清晰、噪音小。在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上,ClearCast麦克风升级到了第2代,具有双指向拾音功能,可通过物理形式有效消除环境噪音,让麦克风的声音更加纯净。

驱动中的降噪设置界面

我们使用不同的耳机在办公室进行了体验,使用普通耳机时,环境噪音比如汽车喇叭、同事的键盘敲击声、开快递箱等还算是比较明显,队友都能听得见。使用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之后,在聊天沟通中,几乎再也听不到环境噪音。而且得益于耳机部分的ANC主动降噪,收听队友的语音时也不会有身边噪音的干扰。

另外,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同样支持ChatMix技术,就是耳机内有声音和语音两个通道,通过耳罩或收发器的旋钮对其进行声音平衡的无极调节,实现随心所欲控制开黑队友语音通话音量。

小编综合认为:最强无线游戏耳机,实至名归

作为一款售价高达3000元的游戏耳机新品,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在前作Arctis Pro Wireless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方位的进化:时尚外观更具个性、Nova Pro声音系统提升声音表现、ANC主动降噪、第二代ClearCast 麦克风再加上强悍的扩展能力,小编综合来说,这款耳机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同类产品中的顶级水平,对得起如此高的价格。最强无线游戏耳机,实至名归。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618年中大促马上就要来了,赛睿Arctis Nova Pro Wireless在今晚开启了预售,只需300元定金,你就能以2999元的价格买到这款优秀的耳机产品了。

笔记本耳机

1 “烧”海无涯

在摄影老法师和HiFi发烧友这两个圈子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摄影穷三代,HiFi毁一生。”论烧(爱)钱(好),摄影和HiFi拼得那可是家底,所以没点家业啊轻易您还真入不了坑。

但是近两年我发现,一些国产HiFi厂商总是喜欢不按套路出牌。什么意思?你看以前的传统有线HiFi耳机,随便堆一堆料就敢卖个千八百的,还只是最低入门级水准;但是近两年行业内卷,现在五百元预算就能挑到一些口碑不错的入门级HiFi耳机了。

这其中,最喜欢不按套路出牌的就是飞傲了,旗下入门级HiFi耳机JD3的价格已经下探到了100元价位,其普及“民用HiFi”的野心可见一斑。那这一次笔者拿到的是飞傲旗下入门级里的中端型号——JD7。耳机售价499元。

2 堆料有点猛

按照惯例先来说说外观和佩戴,第一如果不是看到包装盒上印着JD7三个字,我还以为它是FA7S呢。要不怎么说飞傲会抓消费者的心理呢,要知道FA7S可是卖两千多元啊,现在把相同的用料和设计下放到499元的JD7上,这个思路可以说非常巧妙。

耳机的外壳材质采用了316L不锈钢,而且细节做工不错,上手很有质感。另外JD7的佩戴舒适度不错,虽然外壳是金属材料,但是重量分布均匀,半开放式的后腔声学腔体能起到平衡耳机腔体内气压的效果,佩戴时没有明显的耳膜压迫感,整体的佩戴舒适度可以给好评。

一副几百元的入门级HiFi耳机,包装盒里附送给你一大堆配件,国产耳机厂商里除了飞傲经常这么干,除此以外我还没发现第二家也这么干的厂商。尤其是耳塞套,JD7包装盒里附送了3对白色的硅胶套、3对飞傲HS18超薄耳塞套和1对黑色的记忆海绵套;还有一点还有透明耳机收纳盒和MMCX快拆辅助器,每次看到这么多的配件,心里总是会有一种超出预期的满足感。

3 好“推”,好听

HS18超薄耳塞套我个人非常喜欢,不仅是因为薄(佩戴时不挤压耳道),还采用了与耳机音管相同尺寸的开口设计,这样的好处是能减少声波从耳机到耳膜之间的传输阻碍,保证声音的“原汁原味”。那如果喜欢低频更厚一点的同学,可以换记忆海绵套,不过舒适度自然也会有所下降。接下来聊聊听感。

飞傲JD7搭载了一颗直径达10mm的大动圈单元,得益于内外复合式磁路设计,能够提高单元空间磁力线密度,增强驱动能力。另外这款耳机的阻抗仅32欧,灵敏度则达到了108dB,用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来推都没什么问题。当然,有条件的同学还是建议直接上播放器了。

听感上,飞傲JD7的声音特点是中正、干净、均衡,失真低且音染极小,正如飞傲在JD7产品宣传页上说的那样,这款耳机的频响曲线趋近于“哈曼参考目标曲线(In Ear 2019)”,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听音需求。

另外得益于耳机比较好推,无论是用移动设备还是专业播放器来推JD7,我发现它的声音能量感都比较轻松地释放出来。换句话说,JD7的声音还挺饱满的,我觉得搭配HS18超薄耳塞套在听感上是最舒服的,三频也最为均衡。

以莫文蔚的《外面的世界》这首歌为例,钢琴的能量感充沛,能细腻地还原出演奏者手指力度上的变化,而醇厚的人声则让整首歌听起来更有味道了。同样的感受还有Adele《Easy On Me》和黄老板的《Thinking Out Loud》这两首歌,乐器、人声、低频之间的分离度很有层次感,也让原本比较抒情的歌曲变得更富有活力了。要知道,一副好的耳机很容易调动听者的情绪,JD7就是这样的耳机。

小编综合认为: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现在从市面上选一副500元以内价位的入门级HiFi耳机并不难,甚至可以说“一抓一大把”,但是想要选一副兼顾优良做工、舒适佩戴和好声音的耳机,你肯定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网上做做功课。当你看到飞傲JD7这款耳机的时候,不妨看看大家对于它的评价如何,至少在我这里可以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不敢说它是500元以内价位最好的HiFi耳机,但它一定是这个价位里最值得买的HiFi耳机之一。

(8088874)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插耳机(插耳机有电流声怎么办),以及插耳机(插耳机有电流声怎么办)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插耳机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这个世界有时太嘈杂,但要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被打扰也很容易,你只需要一副耳机。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己经常戴耳机听歌入睡以后,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她去医院一看,结果居然有了突发性耳聋!长期佩戴耳机都有哪些危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聆听需静心 使用耳机有时限

说到使用耳机的健康问题,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头戴式和耳塞式的耳机是否在这方面有差异。其实无论是头戴式还是耳塞式,只要耳机质量没问题,使用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使用的度。这个度包括两个概念:时间和音量。

美国 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于使用耳机的音量和时间有一个具体的推荐数值——60 %/ 60 分钟规则,即戴耳机时的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 %,耳塞戴在耳朵上的时间要限制在 60 分钟以内。

如果超过了这个音量和时间,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

过度使用耳机会怎样?

疼痛、发炎、 耳屎变多

过度使用耳机,容易诱发耳部炎症,就是指耳部出现了感染。这是由于耳塞直接插入耳道,堵塞了空气的流通而造成的。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耳道的汗液很适宜细菌生长,一旦耳塞压迫耳道导致小小的破损,就容易引起耳部感染。另外,耳塞外壳也是细菌滋生的“沃土”,通过接触留在耳机上的各种细菌也是耳朵感染的重要诱因。

还有一点,经常使用耳机的朋友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自己的耳屎跟不使用耳机的时候比要明显增多。耳屎的专业名词为耵聍,耳道外 1/3 是皮肤,有很多耵聍腺,耵聍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工作量激增”。

这一方面导致耳屎的产量增加,另一方面,长时间、高频率地使用耳塞也会无意中将耳屎从本来所在的外耳道推进耳道深部。长此以往地积存和推进,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堵不适,并增加耳道感染的几率。

还有一点,过度使用耳塞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耳朵疼。刚刚提到,我们耳道的外 1/3 部位是皮肤,内 2/3 则是黏膜,耳道的皮下组织很少,长时间戴耳塞,会让耳塞如同压在耳道的骨头上一样,增加的压力会导致内耳疼痛不适。

当伤害逐渐升级

头晕、耳鸣甚至损伤听力

耳屎多不介意,疼痛忍忍就好,注意卫生避免炎症……但像新闻中的樊女士那样,搞不好就连听力都会受到影响!

过大的声音对耳朵来说就是噪声,噪音对耳道会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就会出现像晕车一样的头晕反应。

与此同时,噪音过大会损坏耳蜗中的毛细胞,导致耳朵甚至头部发出各种间断或持续的声音,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耳鸣了。一旦患上耳鸣,对正常的环境声音也很容易高度敏感,这被称为听觉过敏。

如果让耳塞长时间插入耳道,声音不间断地启动听骨链振动,刺激听觉毛细胞,往往会令其失去敏感性,毛细胞会过度弯曲无法接受声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头戴式的耳机音量开太大也会如此。

普通评价的听力声音频率和强度是以人们对声音感到舒适清晰为标准。过大的声音暴露时限超长,听毛细胞的听毛排列出现紊乱,其表现听力下降,这就是噪声性耳聋的重要原因。

选耳机有讲究

用耳机有学问

除了要遵循使用耳机的音量和时间,在选择购买耳机的时候,也有一些门道。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耳机类型有耳塞、头戴式耳机等,在购买之前第一需要确定自己有无耳道和中耳炎方面的疾病,在明确用途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用起来更舒适的款式。

平头耳塞对耳道的压力相对小,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耳道口大小的耳塞,如果耳塞与自己的耳道口不适配,一旦佩戴时间稍长,就会引起耳道口的局部压迫性疼痛、刺激性湿疹、感染、疖肿形成等一系列麻烦。

入耳式耳机对耳道的压力最大,更应该选择适合自己耳道大小的耳塞,尤其是有耳道湿疹和中耳炎的人,就尽量不要选择此类耳机了。因为长时间的佩戴会让分泌物引流不畅,加重耳道感染和炎症,甚至造成耳道狭窄畸形。

头戴式的大耳机普遍适合大众人群,但对于戴眼镜的朋友们来说就稍微有那么一点不太友好:耳罩一旦扣得紧点,就会对眼镜腿儿所在的颅骨的颞骨造成压力,刺激皮肤神经并引起头痛。不过好在耳机厂家也会针对这一问题优化头梁调节和耳罩材质,所以戴眼镜的朋友们可以通过试戴对比来挑选适合自己的耳机,并调节耳机头梁,减轻这种压迫。

还有一点,耳机也需要日常保养和清洁。毕竟是与我们身体亲密接触的物件,日积月累的汗水会积聚在耳罩上催生异味,耳垢会堵塞驱动器,不仅会降低音量,还会降低声音的清晰度,还可能会变成细菌和其它污垢的聚集地。

干燥、干净的布、棉签或牙签、冷吹风或简单吹气都可以用作清洁辅助工具。对于可分离摘下的硅胶耳塞,可以用肥皂和水清洗,顽固的污垢可以用棉签或牙签仔细去除,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损坏材料。价格昂贵的耳机通常还会带有专属的清洁剂,这种就不要用水、肥皂等化学品粗暴对待了。

在这些情况下

不宜佩戴耳机

① 不要戴耳机睡眠。

如果一定要戴,也最好不要选入耳式或头戴式耳机,因为它们多多少少都会妨碍入睡,有线耳机还可能会因为电线的缠结引发危险。很多人戴耳机睡觉的目的是阻挡外界噪音,这种情况下除了选择有助于入睡的音乐类型之外,还建议在手机上设置一个倒数计时器,来避免整晚播放造成听觉过敏症及耳鸣。

② 外出不戴耳机。

虽然说听着音乐骑行和跑步是一种享受,但是在街道上漫步、骑行时,戴耳机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会大打折扣,也会让人听不到铃声和喇叭,容易因忽略交通状况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③ 耳湿疹及中耳炎患者不宜戴耳机。

有耳道和中耳炎疾病的患者使用耳机会减少耳道通透性,耳道的分泌物不易排出,耳机也更容易被污染,反过来造成炎症的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痊愈。

","origin":"科学辟谣

插耳机

快到夏天了,想要再努力瘦一瘦的朋友们要动起来了。说起来,音乐跟跑步等运动可谓绝配,英国基尔大学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跑步时听音乐可以降低努力感知,增加进入状态的感觉。也就是说,跑步的时候听音乐,就感觉跑步没那么难。

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人出门跑步时都会戴上耳机~以前大家都喜欢佩戴入耳式耳机,这玩意儿方便是方便,但长时间佩戴会让耳道有肿胀不适感,并且容易将污物带入耳道中,尤其运动出汗时更是如此,容易滋生细菌...还有还有,戴紧了闷汗戴松了容易掉落,简直要疯!

在洞察到用户需求后,各大厂商们也是“对阵下药”开发产品,去年开始以挂耳式、耳夹式等形态出现的“开放式不入耳”蓝牙耳机进入人们视野,不进入外耳道入口处的耳机,重量轻且不堵塞耳道,久戴不胀痛、透气不闷热,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

说起来,Shokz韶音这个品牌算是运动耳机中小有名气的存在,不仅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全球热销,还是很多国际顶尖运动赛事机构的官方唯一指定运动耳机品牌,在不入耳式专业运动耳机里,属于领导者地位。

它家之前的骨传导运动耳机我也用过,属于黑科技拉满。而这次韶音又搞了一款新形态产品——OpenFit分体式不入耳蓝牙耳机,旨在引领“舒适科技”,毫无疑问,主打佩戴舒适度,因此它还有个既形象又好听的中文名叫作“舒适圈”。它与之前骨传导耳机主打运动不同,能做到全场景使用,无论户外运动还是日常通勤,都是绝佳选择。

极果君也是抢先体验了一番,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体积小巧触感好,“挂耳式”久戴不痛

看人先看脸,耳机也如此。OpenFit舒适圈外观形态和其它真无线耳机一样,是由一对TWS耳机和一个耳机仓构成,我手上这款的配色是暖日白,简洁优雅的色调,蛮适合女性用户选择。还有另一款静夜黑配色,低调沉稳,推荐给男同胞们。

咱也是入手过不少耳机,但从外包装盒拿出它的那一刻,还是有被惊艳到,圆润小巧,扁平的造型也方便收纳于随身的小包与口袋中。特别提一下,耳机仓表面应该是用到了类肤质的涂层工艺,磨砂质地摸着光滑细腻,手感很好,而且这种材质方便打理,不怕脏。

耳机仓是磁吸上掀盖式设计,取耳机时莫名有种仪式感,嘿嘿。充电口设计在充电盒的底座后方,是Type-C接口,好处就是外出忘带耳机配备线材时,也能用手机充电线来充电,有过经历的朋友应该特别懂这个点。并且正反两面随心插,光线不好的夜晚也不用担心对不准。

打开耳机仓就能看到耳机本体,它和普通蓝牙耳机一样,通过空气传播,但它不需要插入耳道,采用耳挂不入耳设计,耳机的发声网栅区域是共振性更好的金属镀膜材质,采用的是NCVM工艺(NCVM:又称不连续镀膜技术或不导电电镀技术,是一种起缘普通真空电镀的高新技术),不仅防汗耐脏,而且还能实现更大量感的声音传递,解决户外场景下声音被外界环境音干扰的问题。

再看耳挂部分。由于每个人头型尺寸不一,所以挂耳式结构的选材很关键,而OpenFit不入耳蓝牙耳机采用了极度柔韧的钛丝耳挂,QQ弹弹,恰到好处的结构能很好贴合不同头型用户的耳部,压上去的力道也刚刚好,不会给耳朵造成负担。

当然耳机本身也很轻,单只重量仅8.3g,个人佩戴将近两个小时都没有胀痛不适的感觉,体验非常可。

说实话,我刚开始还担心这种挂耳式设计做大幅度动作,例如跑步之类的容易掉,结果测了发现稳定性很好,不管是跑、跳还是摇头晃脑,它都能稳稳挂在耳朵上,这点很不错。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这样,感觉自己右耳比左耳略小一些,每次佩戴入耳式耳机时都要调整很久耳塞角度,不然就担心掉下来,而佩戴OpenFit舒适圈就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小编综合认为,一番基础体验下来,个人感觉这个耳机确实细节做得很好,完美补齐入耳式耳机佩戴感不佳的弊端,这下我算是明白,它为什么敢称之为“舒适圈”耳机了。

音质调教相当稳,能降噪还不怕漏音

耳机的佩戴体验固然重要,但它的本职工作还是”用“,个人平常非常喜欢听歌,刚拿到它时,也迫不及待测了测用它听歌怎么样,嗯,还不错,听流行音乐时没有杂音,低音澎拜很有穿透力,高音强劲稳定,人声非常清晰,貌似还有一种独特的临场感。

老实说,以往这类开放式耳机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音质,基本上只能指望听个响,而OpenFit舒适圈的音质却给了我很大惊喜。

经过一番了解,原来它搭配了18x11mm的超大动态驱动单元和低频增强算法,使得声音的饱满度和声场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声场表现非常出色。不得不说,韶音确实有在认真为用户打造产品。

不过按照以往踩雷经验,不入耳的耳机要是把声音做得如此饱满,那基本上会有明显漏音的问题。

但韶音很巧妙地在该耳机内用上了定向声场技术——DirectPitch? ,该技术可以控制声波精准传播到指定的区域,具有高指向性、声音扩散角度小和指向传播更稳定等技术特征与不漏音特性。如此一来,用户就可以在不入耳式的设计下,也能听到完整清晰的声音。

为了看看这个不漏音的效果究竟行不行,我还特意跑到电梯内打了个电话,发现就算是在这种完全密闭的空间里面,将耳机的声音开到非常高,周围人也并不会听到任何的通话内容,自然也不存在隐私泄露的尴尬。这妥妥达到跟入耳式一样的效果,nice啊!

而为了兼顾日常的通话需求,这款耳机还支持了AI通话降噪功能,通过调整收音mic的位置并依靠算法计算通话者的发声方位,在保留清晰人声的同时,降低周围环境声和回声,从而提升通话质量。

个人实测打电话或者语音都很清晰,根本不用担心对方听不清楚自己说了啥。只能说,这个耳机太秀了。

充电5分钟可用1小时,还有超强防水性

操作部分不用多说了吧,和其它蓝牙耳机一样,都在耳机本体上完成,单指双击、长按左右耳来控制音乐播放、接听电话、切歌等功能,操控起来相当便捷省心。就是有一点要注意,在操作时手指需要特别对准耳机腔体表面的凸起部分,但整体感觉问题不大。

说下续航吧,蓝牙耳机长时间使用就怕掉电快。不过我个人用过后发现,这款耳机本身单次满电可播放音乐7小时,充电盒可维持耳机28小时音乐播放,将耳机放入充电盒中仅需5分钟就可以提供1小时电量播放,这去野外露个营过个夜也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了。

除了上述说到的这些功能外,OpenFit舒适圈还支持IP54级防水防汗,日常运动和微雨天气都没啥问题,只能说韶音在不牺牲音质的前提下,已经把不入耳耳机健康舒适性做到了极致。

总体来看,韶音这款OpenFit舒适圈在“舒适”方面下足了功夫,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场景使用。无论是户外运动、日常使用、还是商务办公皆可,佩戴舒适稳固,而且音质接近入耳式耳机的表现,但不会像入耳式耳机那样造成耳道胀痛,并且颜值也很高,推荐给需要经常长时间佩戴耳机的朋友们。

插耳机

引言与背景介绍

吃饭的时候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追番追剧,在食堂这样的公共场合,一副耳机就可以让你同时享受到美食和番剧的双重快乐;工位上,哪怕是一点轻微的吵闹都可能让本就一筹莫展的你倍感烦躁,这时,降噪耳机就能帮你完美地“与世隔绝”;夜深人静,舍友都休息了,耳机也可以让悠扬的音乐陪你进入梦乡。

图1 耳机

耳机已经走入了现代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一项调查报告[1],在某大学中有77%的同学有使用耳机的习惯,其中更是有一半左右每天都会长期佩戴耳机,甚至有六分之一的同学会选择把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同学们也会倾向于选择更加小巧、轻便的入耳式耳机,只有9%的同学会选择对听力损伤更小的头戴式耳机。

图2 小米耳机 (来源:百度图片)

然而,与此同时,现代人的听力及其他用耳健康问题也正日趋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现在全球已有五分之一的人(约15亿人)正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听力受损问题,其中约有4.3亿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听力损失。根据该报告预测,到2050年,听力损失的人数将会达到25亿,其中较为严重的人将达到7亿。

如何才能在享受耳机便利的同时避免耳机带来的健康问题?为此,我们专门选取了同学们最关心的四个话题进行详细解读,并给出一些贴心的专业建议。

各类耳机的使用特点是什么?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其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表现效果。这种密封性有效的降低了外界噪音的干扰,具有良好的隔音性,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够用较低的音量清晰的听到耳机的声音。同时,在听音乐方面,入耳式耳机实现了耳机和耳朵的亲密接触,减少漏音,且加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增加了对音乐细节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耳机不适合患有耳疾的人佩戴,而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擦伤耳道,感染病菌。所以使用入耳式耳机应当更加注意卫生方面的问题。

图3 入耳式耳机

挂耳式耳机由喇叭和耳挂两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入耳式耳机不同,挂耳式耳机去除了耳机两个单元之间起连接和佩戴固定作用的横梁,转为配以挂钩使之能够牢固的挂在耳朵上。挂耳式耳机的最大优势便是其超高的稳固性,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运动场景。同时,挂耳式耳机的不入耳的佩戴方式使得其给使用者带来了比同级别耳机更为宽广的声场,有效降低听诊效应,给予我们独特的听觉体验。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佩戴方式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漏音,使用者通过耳机所听到的音乐或是进行的对话都较为容易的能被旁人听到,个人隐私容易遭到泄露。并且,挂耳式耳机相对于入耳式耳机,其隔音性能较差。

图4 挂耳式耳机

头戴式耳机,顾名思义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类耳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通常是动圈式的)。发射器与信号源相连,也可以在发射器前接入前级或耳机放大器来改善音质和调整音色。头戴式耳机对耳朵损伤最小,耳朵和耳膜不会造成伤害,深受大众欢迎。不仅如此,头戴式耳机的声场表现性良好,佩戴也较为舒适。但是由于其体积大,较为耗电,因此不方便携带。所以其往往会长期固定在某场景下使用。

图5 头戴式耳机

降噪耳机到底是保护听力还是加倍伤害?

2019年10月29日,苹果发布了第三代TWS耳机Airprods Pro,其最大的卖点就是降噪功能[2]。作为市场的风向标,苹果的入局让各大厂家纷纷涌入降噪耳机领域,这一原本较为小众的功能逐渐为主流用户所熟悉、习惯。相信每一个曾有过噪音烦扰的同学应该都使用或者了解过降噪耳机,那到底降噪耳机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它是否让我们承受了双倍的噪音呢?接下来,我们对降噪耳机工作原理进行全面分析。

图6 降噪耳机

耳机降噪技术主要分为两类: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

被动降噪就是通过被动器件的物理特性对声波进行隔绝,利用硅胶耳帽、头戴皮套等材料尽可能地将耳道与外界隔离开,削弱声波的传递。

主动降噪则是耳机通过内置的麦克风收集外界的环境噪音,再经过降噪芯片实时处理发射出一段相位差180°的声波,从而抵消掉外界的噪声,达到降噪的目的。

图7 主动降噪原理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动降噪耳机一般是采取被动降噪与主动降噪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声波的传递是通过介质分子的振动,而主动降噪通过波的干涉减弱了分子的振动从而减少了噪音的传播,因此就不存在所谓“双倍噪音”的说法。事实上,相比于普通耳机,降噪耳机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听力。一方面,降噪耳机削弱了环境噪声对我们耳朵的伤害;另一方面,由于人耳的掩蔽效应,我们在嘈杂的环境当中总是会将耳机声音调得很大来遮盖噪声,这样对耳朵的损伤就会比较突出,而当使用降噪耳机时较低音量的音乐我们就可以听得很清楚。

图8 佩戴降噪耳机的效果

但是有的同学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戴上降噪耳机后会感觉耳闷、头晕,笔者对此也有亲身体会。综合各方面调查、实验,不适的原因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点:

1)降噪开启之后的高频残留噪声。经过消噪处理之后,中低频的噪音基本被抵消了,而由于技术限制,越高频的声音越难消除,残留的高频噪声会让人产生一些耳鸣的感觉,听力比较敏感的人就会容易头晕。

2)降噪后显现的次声波。次声波是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其在大自然中比较常见。某些频率的次声波容易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使人产生呕吐、头晕等状况。正常情况下人耳是感知不到次声波的,因此降噪耳机也不会对这一频段的声波进行处理。但是当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都被抵消后,次声波就容易被感知到了,此时对于次声波较为敏感的人就可能产生不适的感受。

图9 降噪后显现的次声波

3)“热胀冷缩”使耳道内压增大。前面我们提到主动降噪的原理是声波的抵消,但是通过干涉相消后,声波携带的能量并不会凭空消失。而这部分能量就转化为了耳道内空气的内能,使得温度上升,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耳压就会增大[3]。虽然温度上升的幅度很小,但是由于人耳朵的敏感程度很高,就可能会使人产生耳闷的感觉。由此,降噪效果越好的耳机,抵消的声波就越多,导致耳道内压就可能越高,人体的感受就会更明显。现阶段各大降噪耳机厂家也在努力尝试解决平衡耳内外气压的问题,希望下一阶段能有所突破。

小编综合来说,降噪耳机在减少噪声伤害、保护听力方面确有其优势,但佩戴的体验感因人而异,各品牌耳机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在体验尝试后再决定自己的选择。

什么决定了头戴式耳机的舒适性?

耳机作为与人体头部接触非常密切的电子产品之一,和人体头部功能结构、形态尺寸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时间使用与人体头部尺寸形态不适应的耳机,易造成疲劳感,进而降低工作效率。不合理的耳机外形不仅佩戴时易脱落,更容易导致佩戴者出现局部压迫、胀痛等不适感觉。头戴式耳机尺寸重量通常远大于入耳式耳机,人机工程学问题相对更加突出。

头戴式耳机部件主要分为头带和耳罩两部分,耳机的质量经由头带对用户头顶产生压力,头带拉伸后耳罩会对耳朵产生夹紧力,如下图用户头部受力分析[4]所示。

图10 用户头部受力分析(来源:参考文献[4])

水平夹紧力影响最为显著。耳朵皮肤很薄,遍布神经和血管,长时间承受较大夹紧力,敏感神经受到压迫[5],会导致头疼眩晕。在保证头部能够稳固佩戴耳机的情况下,耳机越轻、夹紧力越小,长时间的佩戴的舒适度越高。

图11 耳朵组成(来源:参考文献[6])

因此,结构上,头带要有足够宽度以降低压强,耳罩要有足够的自由度和活动范围以贴合耳朵。圆形耳罩和椭圆形耳罩在被动降噪方面有差异性,但是其舒适性基本相同。当然,耳机总体尺寸重量也应该合理。

材料上,头带材料是影响夹紧力的因素之一,金属优于塑料[4],在拉伸时可以产生较小的夹紧力。基于用户舒适性反馈,由记忆性海绵和人造蛋白皮制成的耳垫具有较高舒适性。

还有一点,毫无疑问,更好的更舒适的耳机……会更贵!

图12 如何选择头戴式耳机

听力损伤以后可以恢复吗?

听力损伤的来源可能很多,比如年龄增长、基因突变、噪声暴露、药物治疗副作用、吸烟、肥胖、慢性病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听力损伤[10]。其中,不规范使用耳机属于“噪声暴露”带来的听力损伤,如果音量过大,优美的音乐也可能变成“噪声”损害我们的听力。

噪声暴露也要分长时间暴露和短时间暴露的不同情况。例如,如果习惯性的使用耳机播放音量较大的音频内容,就可能导致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受到损失,这两种细胞在人们产生听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哺乳动物的耳蜗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这种情况带来的听力损伤往往是永久性的,在学术上被称为“永久性阈移”[10]。

图13 听觉系统(来源:参考文献[10])

短暂性的暴露(比如参加音乐派对)较为复杂。在过去,研究者们一直认为暂时性的阈移并非不可修复的,听力在几日或者几周的时间就能恢复到暴露前的水平。但是,最新的动物实验表明,短暂的噪声暴露可以导致毛细胞带状突触的丧失[11],这种损伤及其能否修复在学术上尚且没有定论。

关于使用耳机与保护听力的一些建议

1、国际公认的“60-60”原则

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允许的情况下越低越好,以免过分刺激耳朵[12];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成年人每天戴耳机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4小时,并且每次佩戴30~40分钟后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长期戴耳机的人群,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头戴式耳机接触面积大,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3、注意使用耳机的环境

在通勤、工作等较为嘈杂的环境中,尽量不使用耳机,或者使用降噪耳机,减少高音量给耳朵带来的负担。

4、如果使用耳塞,注意卫生问题

在使用耳塞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清洁,尤其是“油性耳道”的人群,应定期使用湿巾、棉签等对耳塞进行清洗,避免滋生细菌。

5、不要戴着耳机入睡

睡觉的时候,如果戴耳机的耳朵压在枕头上的话,会损害耳廓,并加重对鼓膜的刺激。同时,如果整晚佩戴耳机,耳朵就会持续受到刺激,得不到休息。

6、减少挖掏耳朵

如果自己使用挖耳勺等工具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甚至引发炎症、感染等情况,同时存在卫生问题。平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鱼肝油等,对耳部健康进行干预[13]。

7、适当按摩穴位

耳垂前后的翳风穴(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听会穴(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时常按摩一下,对于促进内耳血液循环、保护听力具有较为积极的作

用。

8、保证用药安全

当我们就医治疗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9、定期听力检查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却时常遗忘听力项目的检查。生活在充满声音刺激的时代,定期检查听力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在高噪声环境工作或者长期佩戴耳机的人,更应定期筛检听力,对听力疾患早发现、早治疗,确保听力健康。

作者简介

胡森昶,清华大学水利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艾浩,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量子计算

徐骁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压气机智能设计

翁乐其,清华大学未央书院2020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乔晶鑫;高敏倩;杨海弟;郑亿庆;;大学生耳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年06期

[2]费艳锋, 曹祖杨, 李坚维. 关于主动降噪耳机的研究[J]. 电声技术, 2020(5).

[3]赵凯华. 波叠加时的能量佯谬[J]. 物理与工程, 2008, 18(005):2-4.

[4]林欢等: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舒适性设计

[5]舒适性耳机半参数化设计优化研究△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年第23卷第6期

[6]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7]耳挂式耳机是什么-太平洋IT百科 (pconline.com.cn)

[8]浅析这四种耳机的优缺点,买耳机前必看 (sohu.com)

[9]入耳式耳机_百度百科 (baidu.com)

[10] Cunningham L L, Tucci D L. Hearing loss in adul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25): 2465-2473.

[11] Kujawa SG, Liberman MC. Acceleration of age-related hearing loss by early noise exposure: evidence of a misspent youth. J Neurosci 2006;26:2115-2123

[12]徐平.戴耳机掌握60-60原则[J].解放军健康,2016(03):22.

[13]陈闻韬. 如何保护耳朵健康[N]. 大众健康报,2021-08-10(031).

来源:探臻科技评论

编辑:云开叶落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按键耳机(按键耳机多大力)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按键耳机(按键耳机多大力)的知识,包括按键耳机(按键耳机多大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按键耳机

来源|妙招姐

图文版:

耳机除了用来听歌和调节音量,其实还隐藏着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下面大家就跟着妙招姐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耳机都有三个按钮,一个音量加,一个音量减,中间还有一个按钮,也有一些耳机是把中间的按钮独立做在外面的,但功能都是一样的

平时我们听歌的时候,按一下中间这个按键可以暂停和播放音乐

连按中间两下可以快速切换到下一首歌曲

连按中间三下又可以切换回上一首歌曲

另外苹果手机连按中间两下,第二下不要松手,还可以快进,连按三下,第三下不要松手,可以快退

我们拍照的时候,用音量键可以控制快门,连续按音量键可以快速连拍

当有来电的时候,按加号键是静音,按一下中间是接听,连按两下或长按是挂断

第三妙招姐再教大家一个快速收纳耳机线的小妙招,第一我们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耳机的听筒

再把耳机线这样反复的绕在食指和小拇指上

绕到第三再取下来,然后再这样绕几圈

把耳机插头塞到里面

那么这样一幅耳机就收纳好了

怎么样,今天这几个耳机使用的小技巧很不错吧,那么赶快把这些妙招分享给你得家人和朋友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按键耳机

近日,荣耀发布了荣耀亲选 Earbuds X3这款百元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它的最大降噪深度达40分贝,且具有36小时的音乐续航,在同价位段品牌耳机中优势明显,今天,小猪就为大家带来这款荣耀亲选 Earbuds X3的体验。

小猪入手的荣耀亲选 Earbuds X3是钛银色这款配色,它的电池仓外形被设计成了扁平的椭圆形,拿在手里质感出色,它的外壳采用是的铝合金材质,磨砂工艺的处理让它既耐看又不沾指纹。

电池仓的底部是它的Type-C充电接口,右侧的圆形则是它的功能键,长按这个按键2秒可以让耳机进入配对模式,一次配对后就可以开盖即连。

荣耀亲选 Earbuds X3耳机和电池仓采用的是磁吸式连接设计,磁吸的吸力小猪试了下觉得刚刚好,这个吸力不会然人感觉拿取耳机难受,牢固度也可以,即使倒置电池仓也不用担心耳机会掉出遗失。

通过荣耀智慧空间APP可以非常快捷的将耳机和手机进行连接,在荣耀智慧空间APP上耳机的各项参数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看到耳机的当前电量,还可以设置耳机的降噪模式、EQ音效等,还可以查看耳机的操作方式,对于耳机进行固件升级等。

荣耀亲选 Earbuds X3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功能,那就是它支持连接弹窗效果显示,每次打开荣耀亲选 Earbuds X3,我的荣耀X40 GT桌面就会出现已连接耳机的弹窗动画,感觉非常智能。

耳机采用的是入耳式设计,虽然听筒单元看上去硕大,但佩戴却并不让人感觉难受,因为这段时间小猪每天至少佩戴3小时,并没有耳朵难受的感觉。

耳机的操控键设计在耳机的侧面,通过按压实现压感操控,压感操作相对传统的点击操控方式优势在于操控更便捷,反馈也更清晰。

耳机支持最大40分贝深度的主动降噪,可以隔绝更多噪声,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运动休闲,都能沉浸享受美好音乐。其搭载的高通aptX解析芯片,具有CD般的音质表现,入耳式设计,搭配定制的12mm生物振膜喇叭单元,实际用它听歌感受非常棒,尤其是低音下潜能力出众,中音声场开阔,高音具有穿透力,很适合用来听歌。

荣耀亲选 Earbuds X3可同时连接两台智能设备,耳机在和手机连接后还可以和平板、PC进行连接,并且支持实时切换。小猪实际体验发现它的切换逻辑是手机优先,在手机停止播放音乐后,耳机就会自动连接到平板或PC上。

荣耀亲选 Earbuds X3搭载了最新的蓝牙5.3芯片,在游戏模式下具有超低的时延,最低延时可达90ms,小猪在吃鸡游戏中测试它的延时能力,发现它能让我轻松实现听声辨位,让我在游戏时体验更过瘾。

另外,耳机具备IP54级防尘、防水等级,跑步出汗,甚至小雨也不必担心耳机受潮。

荣耀亲选 Earbuds X3耳机单次续航可播放长达九小时音乐,配合电池仓使用的话,续航时间可达36小时,而且电池仓支持耳机快充,只需给耳机充电十分钟,就可以听歌两小时,这样的续航能力在同价位耳机中可谓相当不错的了。

荣耀亲选 Earbuds X3在现在百元价位段内主动降噪耳机中的体验,小猪觉得相当不错的,再加上它不错的外观设计,算是一款相当超值的潮流好物了,如果你对这款真无线降噪产品感兴趣,不妨去荣耀体验店了解一下,相信它的表现不会让你失望。

按键耳机

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耳机几乎成为了一件必备品,无论是有线耳机还是无线耳机,它最基本的功能自然是满足了用户听歌的需求,同时耳机也成为大家保持专注的不错选择,尤其是在一些相对特殊的嘈杂环境中,我们更需要主动降噪耳机的助力,来提供更加安静的聆听音乐的环境。今天我们将要体验的产品正是索尼WH-1000XM3无线降噪耳机,而这也是该系列耳机的第三代产品,那么它会有那些新的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部分:

从第一代的索尼WH-1000X开始,用户对于这款产品的评价一直都非常不错,而其优雅的商务风格设计,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搭配选择。不过索尼WH-1000X的舒适度却是消费者一直希望升级的地方,而在索尼WH-1000XM3上,我们也看到了真正的变化,比如它采用了更加贴合头部的头梁曲线设计,可减轻耳机对头部的压力,在长时间的佩戴中也能保持足够的舒适度。

耳机包装设计

便携式收纳盒

索尼WH-1000XM3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索尼WH-1000XM3在重量减轻了20g左右,整体的重量达到255g,而其对于佩戴舒适度的提升非常明显,佩戴后负重感减轻了很多,在活动状态下也不容易晃动,无疑更适合作为出街耳机来使用。

同时,索尼WH-1000XM3的耳垫也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进一步增强佩戴舒适度,同时其采用软质聚氨酯泡沫释压耳垫可均匀分散佩戴压力,而耳垫与头部的接触面积也更大,可以实现更加稳固的佩戴效果。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索尼WH-1000XM3在降噪性能上也有一定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隔离外界噪音,同时通过自适应声音控制等详尽的降噪技术,以及多项智能功能,包括:入快速提醒、语音助手和触摸控制等,在用户体验上也越来越出色。

索尼WH-1000XM3的功能按键分布在右侧耳机单元的边沿位置,用户单手即可完成基本操作,而且两个按键在尺寸上差异明显,方便用户盲控时进行区别。

索尼WH-1000XM3的耳机单元可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不仅给收纳带来了一定的方便,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在自身佩戴的感受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舒适的佩戴体验。

在索尼WH-1000XM3的头梁外侧,印有产品的具体型号,同时在头梁内侧还分布有产品的相关信息,比如产品的中文名称和产地等。

为了适应用户多样化的播放需求,索尼WH-1000XM3保留了3.5mm音频接口,通过配件中的音频连接线,我们可以连接到电脑、手机、播放器等设备上使用,这点始终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用户大多数场景下都是使用蓝牙播放,保留音频接口的好处不言自明。

作为索尼WH-1000XM3的升级之一,索尼将充电口升级为了 USB-C 接口,而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安卓旗舰级手机标配的充电口,因此用户出门时不需要为耳机再多带一根数据线了,加上耳机本身的续航也有所升级,索尼WH-1000XM3在这一方面几乎已经没有短板。在续航方面,索尼WH-1000XM3与上一代相比变化不大,可达到30小时左右,基本上可满足全天候的聆听需求。

使用体验:

索尼WH-1000XM3的触控功能一直是个人非常喜欢的设计之一,与传统的按键操控相比,触控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触几率,不过在熟悉掌控触控面板的操作手势之后,操作起来也同样高效,而且触控方式也让用户在使用上更加顺畅。比如我们通过触控面板可以切换歌曲、调节音量、接听/拨打电话,而长按触控面板还可以激活手机端的语音助手。另外,在进行耳机快捷键设置后,我们按住左耳罩上的NC/AMBIENT按键,然后即可与腾讯云小微进行对话,体验到这款耳机的更多AI智能功能。

在主要的降噪性能方面,索尼WH-1000XM3采用更加出色的降噪技术,配合紧密贴合的耳垫和索尼HD降噪处理器,在降噪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在使用降噪耳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周围有人交谈的情况,而大多数的降噪耳机只能消除大部分机械噪音,对于中高频人声的降噪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索尼WH-1000XM3通过自主样研发的QN1 HD降噪处理器,对比前两代产品来说,它能够更多地减少低频噪音和中高频的环境噪音,从而带来更好的主动降噪体验。

作为降噪耳机的主要使用场景之一,我们在乘坐飞机往往会遇到气压的变化,而索尼WH-1000XM3还可以根据气压的不同来优化降噪效果。还有一点,我们在Headphones connect APP上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优化设置,比如通过分析个人的生理数据,对降噪效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包括头部的大小、眼镜、头发等情况。

降噪优化器模式

索尼WH-1000XM3的“智能场景匹配”也是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功能之一,它通过内置的SENSE ENGINE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用户的实时状态,然后自动切换到用户预设的环境声或降噪模式,而用户只需要在Headphones Connect App中打开“自适应声音控制”模式即可,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更加“智能化”,不需要我们手动进行相关的设置,不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复杂的操作体验。

智能场景匹配

环境声音模式

通过索尼的Headphones Connect App,用户也有了更多的自主设置可选,比如在环境音模式下,用户可以调节环境音级别,也可以选择“关注语音”;在均衡器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效,或者将预设音效设定为自己喜欢的音效;声音位置控制模式则更为“黑科技”,用户可以设置声音来的方向,比如大家在路上行走时,希望更多地注意到右侧的环境声,则可以调整耳机的音乐从左侧发出,从而给用户更多安全方面的保障。第三,索尼WH-1000XM3还有不同的环绕音效可选,可以营造出各类聆听环境下的声音效果。

体验小编综合认为:

总体而言,索尼WH-1000XM3基本是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幅度不小的升级,其降噪表现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完全符合旗舰级降噪耳机的降噪标准,同时在佩戴的舒适度当面进一步提升,耳机的重量整体减少20g左右,虽然重量依然比与之竞争的BOSE QC35略重一点,不过整体的舒适度已经全面接近。同时,索尼WH-1000XM3还有一点小的改进也很不错,那就是加入了USB-C充电接口,续航和充电效率都有显著提升。目前,索尼WH-1000XM3在京东的售价为2899元,绝对是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之一。

按键耳机(按键耳机多大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按键耳机(按键耳机多大力)、按键耳机(按键耳机多大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pro耳机(pro耳机是什么品牌)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耳机插(耳机插电脑上没声音怎么设置)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耳机插(耳机插电脑上没声音怎么设置)的知识,包括耳机插(耳机插电脑上没声音怎么设置)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耳机插

市面上耳机有两种标准OMTP(国际标)和CTIA(美标)主要区别是MIC和GND的线序相反,其它线序一致,如下美标耳机线序,苹果耳机就是采用此标准。

如下是OMTP国际标准,也有简称叫国标的,因为中国采用的就是OMTP标准,称呼国标也没有错误。早先的安卓手机使用此标准。也就造成了苹果耳机和安卓耳机不兼容问题。

?

早先两种耳机不能兼容,如果把国标耳机插入美标插孔,会出现音量小,杂音等问题,相反也是如此。就是因为线序不一样。市面上有卖两种标准转换接头的,实际上就是把MIC和GND反转一下,如下图所示:

?

发展到现在,市面上好多手机或者音频设备,内置了自动切换电路或者集成ic,不管使用什么标准耳机都能正常播放,极大限度的包容了不同标准耳机。

手机上的耳机插孔慢慢淘汰了,因为现在手机集成度很高,内部空间被使用到了极限,耳机插座体积较大,不少厂家已经去掉了,使用TYPE-C接口或者蓝牙代替耳机插孔。其实耳机插孔有特殊玩法,比如使用耳机插头传输数据,没错就是传输数据,一方把数据以音频的方式把数据播放出去,手机端采用录音的方式把数据解析出来,像这种耳机传输兼容性很差,而且手机更新换代太快,需要不断的适配不同类型手机保证兼容性。

添加关注,了解更多干货!

耳机插

最近我的同事遇到一个问题,他发现耳机插入电脑前面的输出口,感觉比插到主机后面的声音质量差。

相信有不少人都遇到过耳机插孔没声音、音质差等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处理。

这篇文章给大家答疑解惑 _(:з」∠)_ 。

一、电脑前面的输出口会比后面的差吗?

电脑前面的插孔和后面的插孔,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设计和质量。前面的插孔是连接到主板上引出的线,而后面的插孔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

由于引线的质量、长度和干扰等因素,后面的插孔干扰要比前插孔少得多,有的主板还有专门的声音电路优化,会更好。

如果您使用的是耳机而不是扬声器,则前面和后面插孔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

一些用户认为,前面的插孔推力较小,因此音质可能不如后面的插孔。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些耳机需要更多的功率才能推动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而这些耳机通常会在产品规格中明确说明。

因此,如果您使用需要比较高功率的耳机,反而前面的插孔可能会比后面的插孔更好!

二、耳机插孔没声音是什么问题?

耳机插孔没有声音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解决方案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检查电脑的声卡驱动

您可以尝试重新安装声卡驱动程序,或更新驱动程序以解决此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声卡驱动程序可能会出现错误或损坏,导致耳机插孔无法输出音频信号。

2.检查耳机插孔是否有松动或损坏

如果您使用的是外部耳机,请确保它们已正确插入插孔中,并且没有任何损坏或松动。如果是这种情况,您需要送修更换耳机插孔。

3.检查您的电脑设置

请确保您的电脑已正确设置为使用耳机插孔输出音频。

在某些情况下,电脑可能会默认使用扬声器输出音频,而不是耳机插孔。

要更改此设置,请打开控制面板并选择“硬件和声音”,然后选择“声音”选项卡。在“播放”选项卡上,选择您的耳机插孔作为默认设备。

4.检查耳机功率

看您耳机的说明书,查阅是否需要更高的功率才能驱动耳机发挥出最佳效果。

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是功率不够,则前面的插孔可能会比后面的插孔更适合您。

5.检查耳机线是否连接到正确的端口

如果您使用的是多个音频输入/输出端口的电脑,则需要确保您的耳机线连接到正确的端口。

如果您不确定哪个端口是正确的,请参阅电脑的用户手册或咨询相关的技术支持人员,以获取帮助。

三、小结

小编综合认为,电脑前面的插孔和后面的插孔之间的差异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设计质量、干扰水平、耳机类型等等。

如果耳机插孔没有声音或音质较差,您可以尝试上述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如果您仍然遇到问题,请联系电脑的制造商以获取帮助。

耳机插

常见的3.5MM插头耳机有两种,三段线式和四段线式,区别在于有没有麦克风,三段线没有麦克风的输入线,四段线则有,下面分别介绍三段线和四段线的原理图和接线方式。

一、三段线

三段线的三根线分别是左声道+、右声道+、公共接地端。三段式耳机插头及实物图如下:

二、四段线

四段线除了有左声道+、右声道+、公共接地端,还有麦克风的输入连接。但四段线插头上接线顺序也不完全相同,区别在于接地端和麦克风端位置有差异,接线原理及实物如下图:

三、接头接线焊接操作

1、查看接头,确定一下焊接的顺序,三根线从下向上焊接。

2、固定接头,将接头夹好,给自己一个方便的角度,方便自己接下来的工作。

3、将耳机线捋一下,四根线都分出来,将自己要焊接的线单独弄出来。

4、将热缩管,耳机头的螺管,和透明的固定套都按顺序穿进去。

5、查看一下原装的接头接线顺序,和自己之前确定的接线顺序比对一下,确定无误。

6、焊接。焊接的时候焊锡不要太多,因为他三个接线位置比较小而且接近,容易链接到一块。

7、将插头接到耳机上,声音放最大,试一下声音有没有正常。

8、如果成功的话,将热缩管弄到接头上边,酒精灯加热一下保护好,然后将螺头给拧上就好了。

四、耳塞接线操作

1、准备工作做好,拆塞子,有些塞子是螺纹的比较好拆,大部分的塞子是胶水粘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热风枪,使用热风枪要注意不要一直对着一个地方猛吹,不然线都吹坏了,像吹风机一样转着吹一下。吹一会试着拔一下,一定要垫着抹布或者卫生纸,因为很烫。

2、根据自己拆下来的塞子,确定一下接线的位置。一般都是两根线,一根地线(一般都是黄铜色),一根左右声道线(红色或者蓝色)。这时候就可以把线给剪短,留一小节在塞子上。

3、将新线穿好。如果这个黑色的东西你也弄下来了,那么一定要先插上这个黑的再穿线,不然穿上线之后不好插进去。

4、穿好之后如果有限位金属比较好,没有的话最好打个结,保护接头。

5、将塞子固定住,仍然是先焊接地线,再焊接声道线,焊接之前试一下位置,要方便另一半塞子扣上,再安装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里。

6、焊接之后,在另一半塞子的底部用热熔胶或者其他的胶水固定一下。

7、将塞子盖好,用502封住,试机正常,完美修复。

OK,关于耳机插(耳机插电脑上没声音怎么设置)和耳机插(耳机插电脑上没声音怎么设置)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朋友对于sony降噪耳机(sony降噪耳机1000wh4怎么配对)和sony降噪耳机(sony降噪耳机1000wh4怎么配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sony降噪耳机

01 这是一次国产TWS耳机的逆袭

本文虽然是一款新品TWS耳机的使用体验分享,但其实这一次笔者更想和大家聊一聊我通过这款耳机所看到的TWS市场几个重要的技术趋势:例如继苹果AirPods之后,各家耳机厂商对于“空间音频”技术的深耕;更宽频段降噪技术的下放;以及“听感均衡”技术如何对声音进行实时补偿。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1MORE Aero是万魔发布的首款支持“空间音频”的TWS降噪耳机,采用头部追踪3D音频处理算法来实现空间立体听感,万魔称能为用户倾力呈现“全面沉浸式聆听”。所以在拿到这款耳机后,我也是第一时间体验了下它的空间音频效果。说真的,还确实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02 国产空间音频耳机体验不输国际大牌

要知道,传统TWS耳机在听感上最明显的不足就是声场比较狭窄,声音不够宽松自然,俗称“头中效应”。后来苹果弄出了个“空间音频”,为AirPods营造出了不错的临场感,而空间音频技术也在一夜间火了起来。

有点扯远了,回到1MORE Aero这款耳机,在“1MORE Music”App里打开空间音频后,听感上的差别是巨大的;纵向声场得到拉深,人声与乐器拥有更好的分离度,小耳机中的声音被更好地释放了出来。

另外,借助内置的陀螺仪与头部追踪算法,这款耳机能够实时跟踪我的头部姿态,让我感知与声源之间的远近,此时会有一种被周围乐器声包围的临场感,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棒。

与AirPods有一点不同的是,它的空间音频需要借由手机(iPhone)处理,而1MORE Aero则是将智能算法内置于耳机,并且同时兼容苹果、安卓等蓝牙设备,实用性和灵活性更强。换句话说,在AirPods上体验空间音频你必须还有一台iPhone,但1MORE Aero则没有对手机系统的要求。

小编综合来说,1MORE Aero这一次带来的空间音频给了我不小的惊喜,那种被周围乐器声包围的临场感,无论是听歌还是看片音效都更棒了。不难猜想继苹果、华为、小米和万魔之后,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耳机厂商推出自家的空间音频耳机,未来我们只需通过手机+TWS耳机就能体验电影院般的逼真体验。

03 声音宽松、温暖,智能听感均衡有点意思

在声音风格上,1MORE Aero还是属于比较鲜明的流行乐调音,声音特点是宽松、温暖。耳机的低频比较饱满,弹性不错,中频人声部分略厚一些,听女声流行乐时不会有明显的齿音;高频的明亮度有些暗淡,解析力一般,但好在声音还是比较干净的,听感上不会觉得“闷”。

虽然是一款入耳式小耳机,但借助空间音频的加持,1MORE Aero仍然具备比较宽阔的声场,能呈现更好的动态对比度和丰富的乐感。另外这一次在1MORE Music App里,给声音增加了一个新玩法——智能听感均衡。它的作用是通过侦测用户耳道的特性,对较不易听清的高、低频细节进行实时补偿。

听上去有点不明所以,我实际通过手动调节三频感受了下,例如当我们在室内以较低音量听歌时,耳机高频和低频的细节是不太明显的,而智能听感均衡的功能就是对高频和低频进行动态补偿,使细节得到完整呈现,在听感上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声音变得饱满了。

04 4,000Hz宽频降燥,拒绝头晕

在体验过N款TWS降噪耳机后,我认为评价一款耳机降噪效果主要有两点:一是降噪深度,二是耳压感。

1MORE Aero的降噪深度最多可达42dB,尤其是选择深度降噪模式,效果不输苹果和索尼等大厂的降噪TWS,通勤场景下能够隔绝大部分环境噪音。另外官方给出这款耳机的降噪频段宽达4,000Hz,除了可以抑制日常通勤噪音,人声噪音也得到了有效抑制。实际体验来说,1MORE Aero佩戴一段时间后不会觉得头晕,降噪效果很舒适。

1MORE Aero这次也提供了ANC动态降噪,开启后可根据外界环境噪音自动调节降噪量,用户也可以在App里手动调节,使用很灵活。另外,抗风噪模式很实用,对于户外使用会有不错的加持,能有效减少风噪的干扰。

小编综合来说,1MORE Aero能够在保证降噪舒适度的同时,还能给你比较强大的全频段噪声压制效果,这部分体验可以给个好评。

05 一周充2次电就够了

第三说下续航,1MORE Aero一次充满,综合续航时间可达28小时,单耳机也可听歌达7小时(ANC关闭)。充电盒支持Qi无线充电,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充电体验。还有一点耳机也支持快充,充电5分钟听歌4小时,出门前收拾行装或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解决续航焦虑。

1MORE Aero支持的佩戴检测功能会在耳机摘下时停止播放,戴回后恢复播放;并且耳机采用了低功耗设计,在摘下耳机后可主动节省电量,保证更持久的续航时间。

以我最近一周的使用情况来看(通勤、办公场景为主),这款耳机充一次可以轻松满足四到五天的使用需求,续航还是比较给力的。

06 小编综合认为

1MORE Aero目前的首发预售价是549元,目前市面上这个价位的TWS耳机,能同时给你3D空间音频、深度降噪/抗风噪、IPX5防水、佩戴检测和无线充电的产品,我目前是没有找到第二款。至少在我看来,这款耳机的性价比基本上可以说是拉满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8009390)

sony降噪耳机

一年一更的索尼 WH-1000XM5 终于来了,作为索尼的旗舰头戴降噪耳机的第五代产品,这代在外观上相比前代就有很大的升级,至少戴出去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换了XM5。

相比上一代,索尼将头梁做得更细了,而且将头梁的调节部分做成了无极调节,连接耳机的部分也用上了静音转轴,这使得你想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调节佩戴耳机也不会打扰到周围的人,小设计非常贴心。

外观上看起来更加简洁了,高级感有所提升,更有内味了。佩戴舒适度上,耳罩部分采用了柔软减压型的皮革,更加亲肤,也有很强的延展性,能够在贴合头部形状的同时减少夹耳感,真正做到兼顾强降噪和佩戴舒适性。

但这代外观的变化,使得 WH-1000XM5 没有办法折叠成一个很小的状态放到收纳包中,更大尺寸的收纳包也让耳机在收纳之后的携带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耳机包的结构相对来说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储存在里面的耳机,收纳起来更放心。

仔细看看耳罩内部,相比上代的距离传感器也有更换,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外观上也基本看不到传感器的开孔,看起来一体性更强,更加美观了。

聊回耳机本身的降噪性能,索尼用 WH-1000XM5 再一次证明,在这个领域它还是那个“龙头老大”,这依然是目前最强的降噪耳机。第一耳机内置了 8 枚麦克风组成的降噪系统,单边外侧有3枚用于外部噪音收集,1枚用于耳罩内噪音收集。

在噪音收集完毕之后,数据会传输给到耳机内置的 HD 降噪处理器 QN1 进行噪音处理,这一代还有全新的集成处理器 V1 的加入,让耳机能够充分快速处理好来自 8 枚麦克风采集到的环境噪音数据,这也使得WH-1000XM5 的降噪相比 XM4 有了不小的提升,

而且在耳机自带的App 中还可以开启自适应声音控制功能,自动检测目前的活动状态和地点,并学习识别常去的场所,自动切换预设的环境声或降噪方案。

像是差旅通勤过程中,就会开启主动降噪,让你更加专心聆听音乐,不受噪音打扰。走路的时候就会自动开启环境声模式,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保护自身安全。在等车停留的时候就会在减少背景噪音的同时,不过滤人声广播,不会错过车站的语音播报。

WH-1000XM5 全新升级了 30mm 的驱动单元,采用了全新的材质,强化了低频效果,还有碳纤维材质强化的圆顶,让振膜刚性更强,中高频细节更能保留下来。实际的听感上,XM5 的鼓点会更加有力,人声十分通透,这种听感让人在第一次听就会爱上。

还有 DSEE Extreme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进阶版加持,能够提升音乐的品质,让无线耳机也能享受 Hi-Res Wireless的音质体验,实际听下来,确实非常清晰,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手机,均可以开启 LDAC,带来更加稳定更加清晰的音乐体验。

还有 360 度临场音效的支持,开启之后,仿佛身临现场音乐会,乐器环绕在你耳旁,效果非常震撼。

在佩戴着WH-1000XM5 也能轻松使用语音回复消息,或者直接通话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有波束成形技术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加持,能够准确识别并去除通话时候的环境噪声,准确捉取用户通话时的声音,即使在嘈杂环境下通话,依然能够有很清晰的效果。而且外侧的三枚麦克风均采用了抗风噪设计,即使是在大风的环境下通话,依然有很清晰的通话效果。

还有交互逻辑上的升级,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设备,而且可以在不同设备间自由切换,一台设备听歌,另外一台设备来电话的话,只需要按下接听即可切换到另外一台设备开始通话。

而且智能免摘通话功能,非常实用,耳机如果识别到你准备开始讲话,会自动开启环境声模式,并暂停音乐,你就可以马上与对方交流,根本不需要摘下耳机,非常方便。如果只是临时想跟对方聊两句,还可以用手捂住耳机一侧,即可快速开启环境声模式,同样方便快捷。

除此之外,这次 WH-1000XM5 还支持 PD 充电,只需要充电 3 分钟即可播放 3 小时,而且拥有长达 30 小时的续航,完全能够满足一整天的音乐收听,即使是长途旅行也不会有电量焦虑。

索尼WH-1000XM5 无论是在外观设计和质感上,还是音质和降噪效果上,都在证明着自己依然还是那个最强的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这次的升级解决了前代的不少痛点,更加值得购买了。

sony降噪耳机

提到降噪耳机,我们就不得不提索尼的WH-1000x旗舰系列降噪耳机,WH-1000x系列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无数用户的追捧,提到这个系列产品,不论是音质还是降噪实力,都没得说,但是外观来讲,1000X还是偏向“理科风”一点,对于追求时尚外观的个性年轻人来讲,他们追求时尚的外观,用来张扬个性,这就是索尼推出WH-H900N系列作品的意义。

今天我们来和大家聊的就是WH-H900N的升级款索尼WH-H910N无线降噪耳机,这款耳机相对于上代产品,从外观、佩戴舒适性、降噪实力等各项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综合使用体验无限逼近旗舰的WH-1000X系列耳机,下面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今天的主角吧!

索尼h.ear系列的定位更加贴近年轻人,配色更多,更加的时尚,本次我拿到的产品为黑色的版本,目前在售的一共有红色、黑色、灰绿、橘色和蓝色5种配色,并且耳罩和耳机机身采用了撞色的设计,潮流感十足。

在包装方面,索尼WH-H910N依旧延续豪华感十足的风格,这对于开箱喜欢开箱的我来讲,得到了非常大的满足。

外观上的话,我拿到的是黑色的版本,外观相对于上代还是改变非常多的,第一就是这个头梁的结构,新款的WH-910N调整了头梁的曲线,能够更好的贴合佩戴者的头部,减少头顶和头梁的距离,带来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并且优化后的头梁看上去更加的轻便,同时“瘦身”之后的耳机也更加的时尚一些,并且减轻重量之后,耳机丝毫没有压头感,适合长时间佩戴。

除了头梁之外,耳机的耳罩部分也进行了升级,索尼WH-H910N耳罩线条更加圆润流畅,耳垫与面部的接触面积更大,佩戴更加舒适,同时相对于上代的腔体突出的设计,新款产品看上更加舒服,开始向旗舰级的WH-1000x系列靠近。不光如此,在配色上,耳机的耳罩和机身采用了撞色的设计,我拿到的这款黑色的机身,他的耳罩海绵颜色是深蓝格纹的,视觉效果更好,质感更加突出,B格更高。

在易用性方面的话,索尼WH-H910N同样采用了可折叠的设计,并且在左耳罩上设计了NFC芯片,同时我们在右耳罩上还有智能手势操作,单手指向前后滑动,切换“上一曲”“下一曲”,向上下滑动可以实现音量大小调节,同时单手掌盖住右耳罩的话,可以关闭降噪功能,开启快速提醒功能,让你能够无障碍和身边的人进行沟通。

索尼WH-H910N的所有按键都集中在在左耳罩上,包括一个开机关机键和一个降噪功能按键,另外耳机采用了Type-c接口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听歌2.5小时的快速充电功能,这个功能对于日常的通勤族来讲非常实用,如果没电了,出门之前洗把脸的功夫就能实现路上通勤所需要的续航,非常的方便,在满电的情况下,在开启降噪的情况下索尼WH-H910N提供约35个小时的续航,如果关闭降噪的话,续航超过40个小时。

同时这款耳机还标配了3.5耳机孔,即便耳机没电了,你也能够通过转接线将这款耳机当做有线耳机使用。

20级降噪效果&360临场音效 硬实力强悍

全新的索尼WH-H910N耳机了和WH-1000XM3一直的前后双反馈麦克风,能够精准的捕捉用户身边的噪音,并且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不同频段的噪音消除并且用户还可以通过SonyHeadphonesConnectAPP内进行调节,一共有20级的环境声等级选择,降噪效果的话,依旧延续了索尼的黑科技,带上耳机,让你免除外界的打扰,可以更加专心的工作、学习等。

对于很多近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的学生党们,只能自己在家进行学习,那么索尼WH-H910N这款降噪耳机能够让你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如果你是上班的通勤族的话,公共交通上的那些低频噪音可以统统为你过滤掉,让你放松自己,更好的享受音乐的魅力。

音质上的话,这款耳机经过了Hi-Res小金标认证,同时搭配25mm的驱动单元,可以实现传统的40mm单元的声压,音质出众,不论是低频律动还是高频人声,均能够完美演绎,并且LDAC技术和蓝牙5.0的加持,无线音频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让你享受出色的音质表现。

写在第三:全新的索尼WH-H910N全面升级,圆润的耳罩设计更加接近旗舰级WH-1000X系列耳机,同时更强的降噪技术、智能手势操作、360临场音效,让这款耳机的降噪性能和音质均无限接近旗舰级水准,从外观上来讲,索尼WH-H910N更加时尚,多种配色的加入更符合时下年轻用户的对于个性化的追求,而2299元的定价,也在当下的无线降噪耳机市场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耳机音频(耳机音频线是什么)这个问题,耳机音频(耳机音频线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耳机音频

作为几乎所有人的手机里都有的听歌软件,QQ音乐、网易云和Apple Music是目前国内最主流的三大流媒体音乐平台。其中,有一个功能是我体验了之后就再也离不开的,它就是——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如今人们在耳机上就能感受杜比全景声的震撼音效,这绝对可以说是开创性的。而像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曲库里,现在也都有了杜比全景声版本的音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比全景声。

(8288461)

耳机音频

前言:

上个月我们拿到了Jaben Oriolus的最新产品——“褐鹂”。

中文名:褐鹂 拉丁名:Oriolus szalayi

咳,放错图了,不是这个↑,是这个↓

总算知道为什么“褐鹂”是蓝色的了

据厂商说:这一次的褐鹂是专为“新时代人声”而打造。

平板式の黑黄鹂 / 专为“新时代人声”打造

作为黑黄鹂的老用户,小编我在没有拿到样机之前并不是很能理解何为“新时代人声”。不过倒是对加入了平板单元的“黑黄鹂”很感兴趣。

这一次还能复现黑黄鹂的荣光吗?

作为老人家曾经的旗舰,黑黄鹂在五六年前的HIFI圈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彻底打出了老人家Jaben Oriolus系列的名号。

“起始于黑黄鹂,迥异于黑黄鹂”

这一次的褐鹂作为“起始于黑黄鹂,迥异于黑黄鹂”(官方语)的新人声塞,究竟能有怎样的表现?又相对黑黄鹂做出了怎样的改变呢?

出于好奇,小编用手头的老版黑黄鹂和收到的褐鹂样机进行了对比测试。

测试环境:

我们所使用的测试设备是Neumann KU100仿真人头和CLIO音频分析仪。

为了控制变量,褐鹂和黑黄鹂均使用的是原厂附送的原配硅胶套(M码)。

由于机器扫频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偏差,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采用了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力求能够还原设备真实的听感情况。

话不多说,桂花,上数据!

加入平板,但是阻抗更低?

为保证后续数据的准确,必须确认测试时的输出电平以控制变量,所以先来测试一下参测双方的阻抗:

由于黄色读取线无法完全与1KHz线重合,这里统一选取了998.6567Hz处的阻抗作为标准阻抗的近似值。黑黄鹂的阻抗≈18Ω,新款褐鹂的阻抗≈12Ω。两者阻抗差距不大。但很明显的,两者的阻抗曲线走向大相径庭。

黑黄鹂实测阻抗曲线

由于黑黄鹂的单元配置是一圈三铁——动圈负责低频,动铁负责中高频。普遍而言动圈单元的阻抗曲线普遍比较平坦,动铁单元的阻抗曲线则非常夸张。可以明显看出黑黄鹂在低频范围的阻抗均稳定在15Ω,略有上扬。1600Hz左右时的阻抗达到顶峰19Ω,随后骤减至9KHz时的8Ω再继续上行。

褐鹂实测阻抗曲线

而褐鹂的阻抗就比较平坦了,也符合动圈+动铁+平板的特性,可以猜到褐鹂大概采用了动圈-低频、平板-中频/高频、动铁-极高频的分频设计。低频范围内的阻抗稳定在14Ω左右,100Hz~1KHz则呈下降趋势,并在之后稳定在11Ω左右。

THD+N(总谐波失真)

黑黄鹂实测总谐波失真

褐鹂实测总谐波失真

两者的总谐波失真都控制得较好。黑黄鹂的可听阈失真均未超出1%,最高峰出现在4800Hz左右,失真度为0.85%;褐鹂的可听阈失真基本保持在1%以下,320Hz、680Hz、900Hz三处失真超出1%,其中以320Hz处为最,失真度为1.28%。

重头戏:频响曲线

根据已有的阻抗数据和前端标准输出电压公式计算可得:褐鹂的前端标准输出电压为110mV,黑鹂的前端标准输出电压为134mV,进而可以测得两者的频响曲线:

褐鹂实测频响曲线

黑黄鹂实测频响曲线

将两张图叠加可得下图:

红线:黑黄鹂 蓝线:褐鹂(未对齐)

在标准输入电压下,褐鹂的声压级要普遍小于黑黄鹂:以1KHz为例,黑黄鹂在该频率下的声压级可达106 dBSPL,而褐鹂的声压级只有98 dBSPL。

人耳听觉分贝-声压级对应图

这也变相说明了就易推性而言,由于平板单元的加入,褐鹂要远逊于它的前辈黑鹂,这可能也是褐鹂官配4.4平衡线的原因。

单纯的重叠并不能直接反应出两者的声音区别,还是依旧以1KHz为基点,我们将两张图进行了叠加并另外加入了ISO226-2003等响度曲线作为参考基准:

红线:黑黄鹂 蓝线:褐鹂 (1KHz对齐) 黑线:ISO 226-2003等响度曲线

先以等响度曲线为基准考察一下褐鹂的曲线:约25Hz处等响度曲线与褐鹂频响曲线发生了第一次交汇,约500Hz处发生第二次交汇,1KHz为对齐交汇点,7.5KHz处发生第三次交汇。以这三个交点为标准,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褐鹂整体的声音风格:

25Hz~500Hz

这一频段内褐鹂声压级平均大于等响度曲线约 5dB 。

(1)60 Hz-100 Hz低音基音区频段内的声压级适当抬升,会使音色显得厚实、浑厚感强。

(2)60Hz~250Hz频段的提升会给低音补偿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低音的量感。

(3)150Hz-500Hz作为人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5dB的提升有效增强了人声的力度,显得人声浑厚有力不混浊。

500Hz~1KHz

这一频段内褐鹂的声压级平均小于等响度曲线1~2dB。这一次褐鹂在500Hz~800Hz这个主要影响音色力度的频段内采取了“下凹”的举措,不仅有效松弛了原本过于强劲的人声,而且适当保留了600Hz~800Hz的喉音细节,在打造出一种“宽松”基调的同时,很好的表达出了声音的线条感。

1KHz~7.5KHz

这一频段内褐鹂的声音走向大致与等响度曲线相同,需要注意的频段有三个:

(1)1.8KHz显著提升10dB,有效提高了声音的清晰度与明亮度,使人声更“妖”。

(2)4KHz~5KHz频段缓降5dB,在不过分削弱人声线条感的同时保持人声的明亮度。

(3)6KHz~7KHz频段高峰提升8dB,看似齿音爆炸,但是别忘了前面4KHz处10dB的提升所带来的心理掩蔽效应,实际听感反而能够提升弦乐的明亮度和临场感。

再来比较下黑鹂和褐鹂的曲线:

(1) 0Hz~200Hz:褐鹂平均高于黑鹂3dB并成收敛趋势。

(2)200Hz~1KHz:褐鹂平均低于黑鹂2dB并成开放-收敛趋势。

(3)1KHz~2KHz:褐鹂上扬陡峭,于1.7KHz处成峰,较1KHz处的声压级高9dB;黑鹂上扬较缓,于2KHz成峰,顶点均为106dB,较1KHz处的声压级高8dB。

(4)5KHz~8KHz:褐鹂隆起,黑鹂下凹并于6.5KHz处取得最大声压差10dB。

显而易见,相比于前代的黑鹂,这一次老人家更加注重低频方面的表现。用“玄学”一点的话说,就是“箱子味儿”更足~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200Hz这个分水岭,褐鹂的曲线下凹,声压级弱于黑鹂,并于1KHz处重新交汇。这个范围正好囊括了影响人声“力度”的频段,2dB的衰减并未过多影响人声的力度,反而可以塑造“宽松”的人声风格。

中高频方面,褐鹂1KHz~2KHz更为陡峭的上扬使得褐鹂的音色相较黑黄鹂更为“抓耳”,而选择较低频率处成峰更给予褐鹂更富密度的人声音色。5KHz~8KHz高频部分的高耸相比黑鹂的下凹兼顾了管弦乐的泛音列完整性。

小编综合认为

综上,相比于老版的黑黄鹂,本次褐鹂在保留老人家黄鹂系列调音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低频和中频人声的表现。低频足够的量感和力度感非常适合摇滚和R&B类型的新时代人声音乐。

氛围感是目前主流听音人群比较在意的部分,本次褐鹂的调音取向就在非常明显地模仿大耳甚至音箱所能给人带来的听感。“移动版箱子”或许是对这条塞子的不错的概述和小编综合认为。

写在第三

写到这里,小编不由心生疑问:难道耳机的最终进化形态是音箱?现在新一代烧友们的听音取向又是如何的呢?

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褐鹂和黑黄鹂的对比DEMO(黑黄鹂一三段,褐鹂二四段),请大家听一听,将你的选择告诉我们吧~[憨笑]

(Ps:由于录音链路各环节的失真无法避免,DEMO音色会与实际听感有出入)

乙迷依旧将黑黄鹂和褐鹂一并上架到TB店铺:“乙迷HiFi音乐俱乐部”,感兴趣的烧友们直接联系店铺客服就可以申请免费试听[看]~

第三抛一个问题:你心目中新时代的耳机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欢迎粉丝大大们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耳机音频

今天的TWS真无线耳机已经衍生出了多个细分市场,例如有主打跑步健身时使用的运动耳机、也有主打超低延迟的游戏耳机;另外,骨传导耳机也是近两年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细分市场,其主要优点是佩戴舒适、续航时间长、安全性高。其实这就像是运动时要穿跑鞋,登山时得戴户外手表,不同的耳机也有它的专属使用场景。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副耳机,可能不会为了某一个使用场景再买一副耳机。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给你推荐一款耳机,它包含了上述所有细分市场的产品卖点,并且只要三百多元,你会不会有点心动呢?

说了这么多,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聊的就是这款来自于国产耳机品牌硕美科推出的开放式真无线耳机——暗夜曜蜂E1(以下简称:E1)。

大家认为开放式耳机它重要吗?那我认为对于运动时的场景来说还挺重要的,在户外运动时你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周围的情况,比如远处的汽车、或者从你身边飞驰而过的外卖骑手。那简单来说,能在使用耳机时获取外界的信息就能提高安全性。

硕美科E1采用了耳挂式的佩戴方式,不入耳的设计给耳朵减轻了很大负担,久戴不痛。日常佩戴感受来说,确实比我的入耳式耳机佩戴舒适多了。

不过耳机的触控操作体验比较一般,虽然左右耳集成了播放/暂停、切歌、语音助手等常用功能,但是触控灵敏度一般,不知道后续的固件更新是否可以解决。

那说到音质,大家对于这类开放式耳机的认识大概是“听个响”就行,毕竟像这种开放式的声学结构,声音肯定是没法和入耳式耳机比的。那像我之前体验过的几款开放式运动耳机呀,声音确实都比较一般,基本听不到什么低频,像是在听FM收音机的感觉。

而同为开放式声学结构,硕美科E1的声音却真的给了我不小的惊喜。这款耳机搭载了16.2mm超大尺寸动圈发声单元,配合定向声场技术,对比市面上其他开放式耳机,声音上的提升那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特别是在人耳感知最明显的低频方面,这款耳机弥补了开放式运动耳机低频的不足,在我看来甚至可以比肩很多半入耳式耳机,而且声场还会来得更宽阔一些,硕美科E1应该说也是目前我听过的音质最饱满的一款开放式真无线耳机了。

作为开放式耳机,漏音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硕美科E1在漏音这方面控制得还不错,只要不是音量开得很大,基本上在办公室办公时隔壁同事是听不见你听歌的。所以,戴着它在工作时听听歌、打个电话也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硕美科E1还提供了「音乐」和「游戏」两种模式。「音乐」模式的低音很饱满,音乐也更具现场感;「游戏」模式则强化了脚步声、枪声等游戏场景中的声音细节,助力玩家听声辨位,快人一步。

硕美科E1这款耳机的通话质量也不错,耳机搭载了两颗通话麦克风,开机自动启动通话降噪模式,基于左右通话通话麦克风形成混合降噪效果,在识别语音输入并放大的同时,消除外部噪声和回声,在户外较为嘈杂以及办公室这种相对安静的环境下,都能得到清晰的语音通话质量。

在续航方面,硕美科E1一次充电最长可以使用7小时,搭配充电盒最长可以使用28小时。日常通勤加偶尔运动使用的话,这款耳机可以做到一周一充电。对于这款可以兼顾运动、办公使用的开放式耳机来说,硕美科E1的续航表现真的很不错。

小编综合认为:

小编综合来说,硕美科E1这款开放式耳机兼顾了舒适无感佩戴、饱满音质和强悍续航,而三百多元的价格更是拉高了这款耳机的性价比。当你在跑步、骑行、或者办公的时候,这款耳机都能带给你舒适和安全的使用体验。

(8086874)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耳机的资讯如耳机新品上市信息、耳机评测、蓝牙耳机、耳机技巧等内容,希望大家都能用上好耳机p>

上一篇:啊耳机(啊耳机里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